而這對美國人來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了,原本戴高樂宣布從北非撤軍的時候,美國的智囊們普遍認為這將引爆法國政壇,戴高樂將很快被趕下台,然後一切就都會恢複正常了。但是戴高樂不但沒有下台,反而是地位越來越鞏固,這對美國人來說簡直如鯁在喉。
是的,法國就變成了一根討厭的魚刺,在北約內部,法國就是不跟著美國的節奏走,幾乎是美國人說什麼他們都要反對,美國人想將自己的武器標準強塞給北約,可法國人就是不同意,哪怕是英國都屈服了相關協議也通過了,但法國就是不履行,而且言之鑿鑿的說什麼絕不會接受美國人強加的標準,這讓美國人是又氣又恨。
而法國帶了這個壞頭之後,讓荷蘭、比利時和意大利也跟著不是那麼聽話了,這又讓美國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去拉攏他們。總而言之,美國人恨死了戴高樂。
艾森豪威爾發怒了:“必須給那個混蛋一點顏色看看!”
為什麼艾森豪威爾如此生氣呢?原因非常簡單,在北約的火炮口徑選型大會上,法國又對北約新標準的39倍口徑的155毫米火炮說不,法國人偏偏要搞自己的一套。而且在對蘇聯問題上,法國人也態度強硬的表示不會追隨美國的強硬政策,主張緩解歐洲的對抗,要求什麼和平政策。
這些都是讓積極主張對外擴張的艾森豪威爾所無法忍受的,所以總統先生下定決心一定要給法國人一點顏色看看了!
“收回那批M48坦克,不要再租借給法國人了!”
可能有同誌覺得奇怪,這個M48坦克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二戰結束之後,加入了北約陣營的法國應該承擔北約框架內的軍事任務,這些任務要求法國必須建立一支像樣的裝甲部隊。但是我們知道法國的坦克工業在1940年就截然而止了。別看隻中斷了僅僅五六年,但是這五六年是坦克發展最迅猛的五六年,1940年的技術和設計放在別說1946年就是1944年都是過時到了家。而且戰後法國經濟緊張,又拿不出大筆的資金去發展裝甲力量,所以短時間內追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唯一辦法就是引進坦克了。
經過一番考察之後,在1951年法國決定引進美國的M47/M48坦克。倒不是說這種坦克性能有多麼理想,主要是不要錢。這些坦克算是美國無償租借給法國使用的,其實就相當於是軍援。利用這批M47/M48坦克法國發展了還像個樣子的裝甲部隊。
但是,現在美國和法國鬧翻了,前麵說了這批坦克僅僅是美國租借給法國使用的。也就是說所有權依然在美國手裏頭,現在法國人不老實,美國人也就決定給法國上眼藥了。所以美國政府很快就通知法國,要求或者說命令提前收回這批坦克。
戴高樂能不知道這是美國人的報複措施,講心裏話他覺得美國人挺沒品的,剛剛達成不久的租借協議就要撕毀,這不是沒招了是什麼。而戴高樂也是硬氣的人,不給坦克就不給,你以為這就能讓老子屈服?將這些M47/M48全部退回去,老子還就不要你的破銅爛鐵了。
剛剛抵達法國還沒用半年的一百多輛M47坦克就被退回了美國,連帶著一起退回去的還有1945年勝利之後美國人贈送給法國的一批M4中型坦克。戴高樂的意思很簡單,你們美國人不是要卡脖子嗎?行,你們的破銅爛鐵我都不要了,統統換給你們,大家一拍兩散好了!
當然,戴高樂硬氣歸硬氣,可是法國的裝甲部隊還得過日子不是。那麼此時的法國有刊用的坦克嗎?實話實說,還真沒有。此時法國唯一能自產的坦克就是那個搖擺式炮塔的AMX-13坦克,這個玩意兒的防禦力幾乎等於零,更像是自行反坦克炮而不是正兒八經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