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寶一聽這餿主意,立馬不從。他還在自我尋思著避敵之策。突然,他靈機一動,從榻上一躍而下,奔跑而出,邊跑邊喊:吾自有妙計!
他帶了十餘位宮人,跑到景仰殿後的一口水井前,說:這就是避敵之所。他準備順著井繩往裏頭鑽,旁邊的袁憲沒想到皇帝的妙計竟然是躲在井裏。袁憲在一旁苦勸,估計又是那種“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生”之類的教導。婆婆媽媽,說了一堆,效果全無。
可陳叔寶想:開玩笑。刀劍無情,萬一我被砍了怎麼辦?對袁憲置之不理。
還有一官員更絕,知道勸誡也沒用,索性用身體蓋住井口。這群書呆子的心裏隻有這種想法:身可以死,國可以亡,臉麵不能丟。
一看這家夥擋住自己的活命之口,陳叔寶著急了,也不顧至尊之體了,連忙搶上前和這官員爭了起來。結果,君臣兩人為一口井推來擠去。陳家唯一的尊嚴也一掃而空。
爭了好久,還是陳叔寶的力氣大,跳井的意誌堅強,他終於贏了。
不久隋軍迅速殺到,韓擒虎在任忠的帶領下進入宮中,竟然沒找到陳叔寶——生要見人,死得見屍啊。最後他們覺得這口井很可疑,便朝井裏大喊。無人回應。隋軍很幹脆:井裏沒人啊?那我們扔石頭了。
底下連忙傳來喊聲:別扔,千萬別扔石頭。還是扔根繩子下來吧。
隋軍把繩子甩下,往上拉。很奇怪,這井底的家夥竟有好幾百斤重。皇帝的營養再好也重不到那份上啊?不過,納悶歸納悶,這重物還得往上拉。最後一上來,繩子上竟然係了三人:陳叔寶、張麗華、孔貴嬪。
陳叔寶在危難之際,還是很有護花之心的,是個靠得住的男人。
皇帝以這種方式被俘的,中國曆史就他一人吧。現代的薩達姆勉強能與他一拚。
陳叔寶臉麵丟盡,可他的太子陳深卻很有貴族之風,閉著門,端坐案前,他的助手太子舍人孔伯魚待在一旁。真正的臨危不懼。當隋軍砸門而入的時候,陳深依然安坐,頗有禮貌地說:“你們一路鞍馬勞頓,還不至於過於疲勞吧?”
這一刻受到了所有隋軍的尊重。父子兩人,竟有如此差距。
其餘親王在戰前已被陳叔寶聚屯在朝堂,此回也一並投降。
賀弱弼一人擊潰了陳軍,卻沒料到讓韓擒虎乘虛而入,搶先抓住了陳叔寶,心中非常惱火。他隻好把氣撒在陳叔寶身上,對其大呼小叫,嚇得陳叔寶兩股顫顫,拱手作揖不停。
此後,高熲也進入建康城。他收到了一道特殊的命令:留住張麗華。下令的是晉王楊廣。不過,高熲很絕情,如此回答:太公蒙麵斬妲己,今豈可留張麗華?!
張麗華被斬殺於青溪。每一個王朝消沉或落幕,常有關係不大的紅顏為其埋單,而真正造孽的事主卻依然苟活。清溪如此,馬嵬坡下也如此。
而陳叔寶安然無恙,被押入長安。後來,楊堅讓手下探聽陳叔寶的舉動。手下的回報是陳叔寶過得很滋潤,並無異常之處,隻是,隻是他提了一個過分的要求。楊堅便問什麼要求。手下回稟:“叔寶言,他沒有受封官銜,每次參加朝會感覺很不舒服。希望加封一官號。”
皇帝都當過了,現在亡了國,竟死乞白賴求一官銜,真是荒唐。楊堅哭笑不得,隻得說:“叔寶全無心肝。”
手下又說:“叔寶常醉酒,罕有醒時。”
“飲酒多少?”
回答:“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這不成酒桶了,喝下去身子不是要毀了?楊堅開始擔心起陳叔寶的身體來了,說那得戒酒啊。而後,他一沉思,又改了口:算了,不喝酒,他這日子怎麼過下去啊?
陳叔寶沒心肝嗎?的確沒有。可他傻嗎?當然不傻。隻有樂不思蜀的劉禪,才有可能苟活。在別人的屠刀下生存,稍流露點誌向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你就得把自己扮成行屍走肉的樣子。何況,陳叔寶又是本色出演,更為逼真。
比起被篡位的宇文家族,亡了國的陳家子弟竟然都活得好好的。他們分到田業,逢年過節還能在大隋王朝享受送溫暖的福利。活下去了,活著多好啊!
為何楊堅對宇文家族趕盡殺絕,而對陳家人如此寬容呢?良心發現?當然不是。如今的楊堅更鐵石心腸。根由在於時勢不同。周朝的天下是他篡奪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當時又全無把握,所以得全部滅口,免得讓人心存念想,以致死灰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