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殿,已經是最後一重殿宇了,也終於走完了。寺門外垂首恭謹跪著兩排宮女內監,明黃色鳳鸞儀仗燦如陽光,皇後專乘的華翠雲鳳肩輿停在不遠處。肩輿高六尺、寬六尺、深八尺,古檀底座,朱紅梁脊,鏤金為輪輞,丹青畫轂軛,華蓋的四角都墜有鏤空的金球,金球裏各有兩顆金鈴,風一吹便“鈴鈴”作響,鏘鏘和鳴。頂上以金銀鑄雲鳳花朵為簷,簷內兩壁鏤卷草纏枝金花,大團的牡丹環繞瑞獸,畫神仙永樂圖,四周垂繡額珠簾、白藤間花,肩輿前後用十六幅紅羅銷金掌扇遮簇。玄淩,他果然動用了半副皇後儀仗來接我回宮。
李長與槿汐早候在外頭,忙迎上來,行三拜九叩大禮,道:“給王爺、娘娘請安。恭迎娘娘回宮。”
我點點頭,示意他們起身,道:“皇上如此鄭重,本宮怎麼敢當?擅用皇後儀仗是大不敬,縱使皇上天恩,皇後賢德,本宮也不敢逾禮。”我看一眼李長,淡淡道:“李公公,請即刻回宮稟明皇上,請許本宮用妃子儀仗,否則,本宮絕不敢回宮。”
李長賠笑道:“娘娘一早知道的,這是皇上的心意……”
我微笑,“本宮也一早說過,本宮不敢擔當。”
李長隻抬眼看槿汐,額頭上滲出密密的汗珠,忙跪下道:“這一來一去費的時間不少,怕皇上心急,還請娘娘先回宮再議。”
我看也不看他,隻道:“尊卑有別,本宮不是恃寵而驕,僭越無禮的人,也不願來日見了皇後無地自容。”李長不敢起身,隻拚命磕頭不語。
槿汐連忙扶他起來,低聲道:“還不快去快回!”李長連忙躬著身退去,急急向山下奔去。甘露寺建在甘露峰頂,遙遙望去京中景物一覽無餘。山腳下的平林漠漠,阡陌田野,極目遠處依稀能看見城廓連綿,萬戶人家,眩目的日光下激起一片金黃耀眼光芒的地方,便是我遠離數年的紫奧城。
時近中午,陽光越發明亮,亮得我睜不開眼睛。浣碧道:“日頭太毒,還請小姐和王爺在謹身殿前稍坐片刻,等儀仗到來。”
我側頭道:“請王爺一同去殿下稍候,以避暑熱。”玄清一點頭,依舊扶著我的手走回殿下,一同坐下。
滿寺的尼女依舊跪在寺門外一動不動,天氣漸熱,她們的佛衣領上被汗濡濕,不過一個時辰,又被日光蒸發,隻留下一圈白花花的跡子。我一眼看見跪在主持身後的靜白,不知是不是體胖的緣故,她的汗比旁人多得多,整件佛衣全都濡濕了。
我召她上前,緩緩道:“本宮在此清修數年,多蒙靜白師太照顧了。”
靜白臉色煞白,顫聲道:“出家人……本該慈悲為懷,娘娘……娘娘無須多謝。”
我冷冷道:“師太對本宮的‘照顧’本宮沒齒難忘,必當報答。”烈日下,靜白的身體微微發顫。
玄清以為我要在此了解了她,以解昔日之怨,看我一眼低聲道:“嬛……娘娘,不宜動氣。”我但笑不語,伸手拂一拂她的佛衣,她如同利刃割身,激靈靈的一抖,冷汗簌簌而下。
我不理她,又召了靜岸上前,含笑說:“本宮向來恩怨分明,師太昔日的照拂,本宮感激在心。”轉頭吩咐槿汐:“拿兩部本宮手抄的《太平經》來,賞賜靜岸師太。”又笑著對靜岸說:“本宮知道你不愛金銀,這兩部經書,略表本宮一點心意罷。”
靜岸果然歡喜,含笑謝過受了,道:“貧尼有一心願,請娘娘成全。”
我看一眼一旁跪著發抖的靜白,向靜岸道:“師太要說的本宮全然明白。本宮便饒她一條賤命罷了,希望她能痛改前非,一心向佛。”
靜岸垂首謝道:“多謝娘娘慈悲,我佛必定護佑娘娘。”靜白亦是連連叩首謝恩。
我看著她們退遠,沉聲對槿汐說:“此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饒。當年她誣賴我偷她的燕窩,今日就賞她一頓板子略作懲戒吧。”
槿汐略微點頭:“奴婢自會去辦妥。娘娘放心。”
我伸手召喚莫言上前,微笑道:“花宜我自帶進宮去了,靜岸師太雖為住持,但是心腸太過慈軟,從今後就由你接替靜白的位置,管教甘露寺眾尼,好好一糾她們的風氣。”
莫言微微惻然,懇切道:“娘娘自己珍重吧。”。
過不得一頓飯功夫,李長帶著人抬著儀仗和妃子專用的翟鳳肩輿來了。所有的人一齊跪下,“恭迎娘娘回宮。”
我緩緩起身,玄清扶住我的左手,一步步踏上朱紅卷毯。我的鳳紋繡鞋久未踏足柔軟的卷毯,綿軟厚實的卷毯讓我的雙足一瞬間有難以習慣的柔軟之感。我微一低首,看見自己還不明顯小腹,看見身畔執手相扶的那人,心中一凜,不由得揚起頭看那耀目日光。
日色璀璨之下,萬物都如塵芥一般,湮沒為萬丈紅塵中不值一提的一點微末。這般居高臨下,仿佛還在那一日的輝山,猛然湧起一股凜冽的心腸:我要這天下都匍匐在我腳下,我要將這天下至高的權利握在手中,保護我腹中這個孩子,保護我要保護的所有的人!
妃嬪入宮,自來隻走偏門貞順門。紫奧城自貞順門往內宮一路迤邐洞開,鑾儀衛和羽林護軍並守城外,赤色巨龍般的朱壁宮牆下著著暗紅衣袍的內侍並月白宮裝的侍女垂手而立,安靜得如泥胎木偶一般,引著鸞轎往重華殿去。
漢白玉台階上的紅錦金毯漫漫延伸至上殿,紅毯盡頭,便是等待著我的玄淩。雖隻是迎妃入宮,他也穿了九龍華袍以示鄭重,皇後素來逢迎玄淩,亦著了一身紫華蹙金廣綾鳳越牡丹羅袍。二人並肩而立,遙遙望去,風姿高貴而綽約。
我心內冷笑,相違數年,帝後之間依然是一對好夫妻,相敬如賓,奢盡表麵文章。
我略整一整環佩衣衫,步下鸞轎,重重羅衣錦服,瓔珞環繞,我下轎十分不便,還未等小內監送踏凳來,玄清已立在輦邊,自然而然伸手扶住我的手,攙我下來。
腳尖才觸到地麵,手已欲從他掌心抽回。玄清五指微一用力,我竟掙脫不得,不覺立刻麵紅耳赤,大是尷尬。
他迎風迢迢,坦蕩道:“清奉皇兄之命親迎娘娘歸來,可見娘娘在皇兄心中的地位,自是越隆重越好。請由清扶持娘娘上殿。”
是最後一刻的溫存了吧。我眼中一酸,強忍下淚意,低低道:“有勞王爺。”
他的麵色肅然而鄭重,托起我左手引我向前。手指上戴著碩大而明耀的金掐玉丹珠戒指,似宿命的約束牢牢扣住我的命途,微涼的珠玉硌在我的手心,那股涼意漸漸侵到心底去。我穩穩行於紅錦金毯之上,緩緩走向玄淩。走得越近,心中哀涼之意更盛,玄清的手心不是他素日的溫暖,冰得似沒有溫度一般。我手指微曲,他感覺到,握我的手更緊了緊。心下大是哀慟,深深漫出一股恐懼,隻盼時光駐步,這條路永遠永遠也走不完。
時光的印刻殘忍而分明,在依稀能看清玄淩容顏的一瞬間,心底驟然刺痛,我下意識地閉上雙眸,再睜眼時,已是殷切而期待的神情,仿佛有難掩的喜悅。
我屈膝,“臣妾來歸,恭祝皇上、皇後聖體安康、福澤綿延。”
膝蓋尚未完全彎曲,玄淩已一把將我扶住,從玄清手中接過我的手,笑吟吟道:“一路可還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