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林彪商量了一下,起草了一份發給軍委的電報:
朱(德)主席:
連日來,我1軍團以疲憊之師,抗拒敵人的多次進攻,我軍傷亡慘重,彈藥也不足。如敵人明日繼續以優勢猛進,我軍在目前訓練狀況下,難有占領固守的絕對把握。軍委須將湘水以東各軍,星夜兼程過河。1、2師明天繼續抗敵。
電報發出後,於12月1日淩晨收到了軍委的回電:
一日戰鬥,關係我野戰軍全部。西進勝利,可開辟今後的發展前途,遲則我野戰軍將被層層切斷。我1、3軍團首長及政治部,應連夜派遣政工人員,分入到連隊進行戰鬥鼓動。要動員全體指戰員認識今日作戰意義。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
1軍團的指揮部設在一個不大的山坡上,周圍有幾棵古樹,指揮部也是用門板和木頭臨時搭建而成。在隆隆的炮聲中,風雨飄搖。在1軍團的曆史上,還從未受到過如此巨大的威脅。根據軍委的指示,聶榮臻連夜派遣了政工人員深入到團營傳達軍委的指示。黎明時分,聶榮臻親自來到了1、2師指揮所,傳達了上級的指示,他反複強調,今日戰事關係重大,一定要不惜代價,堅決守住,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前線的指戰員們充分理解這一戰的意義,都拍著胸脯保證說:聶政委請放心,我們人在陣地在,隻要還有一口氣,就讓陣地響起我們的槍聲……
聶榮臻信任這些出生入死的指戰員,他還想留在陣地上,被警衛員連拉帶拽地拖了回來。
果然,12月1日的戰鬥空前的激烈,陣地幾次易手,又被頑強的紅軍戰士打了幾次反衝鋒,從敵人手中奪了回來。
激烈的槍炮聲,從黎明響到中午,一時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一個窄小的山頭上,扼守著1軍團的1個營,他們已經在這裏激戰3天了。子彈沒有了,他們就用石頭,山上的石頭砸光了,他們就揮舞著大刀向湧上來的敵人砍去。幾百人的1個營,此時隻剩下了不到30個人。敵人打了一陣排炮後,便開始衝鋒了,他們在官長的督促下,彎著腰,低著頭,向陣地爬上來。一個指揮官一邊督戰一邊叫著:這些赤匪沒子彈了,衝,快衝啊,抓住一個活的賞大洋10塊,打死一個賞大洋5塊……
敵人嚎叫著,蜂擁著衝了上來。
扼守的戰士們此時也殺紅了眼睛,他們甩掉了衣衫濫褸的外衣,打著赤背,身上沾著泥血,手握著卷了刃的大刀,仇視地盯緊越來越近的敵人,20米,15米,10米……敵人的喘息聲已經清晰可聞了。紅軍戰士一聲呐喊衝了出去,敵人驚慌地射擊,擊中了前麵幾個戰士,後麵的很快衝了出去,嗷叫著和敵人戰在了一處。這是一群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這是一群殺紅了眼的人,一旦生死都不顧了,世界上還有什麼讓他們可怕的呢?
一個剃著光頭的士兵,把刀砍在一個敵人的肩上,卻沒有力氣把刀抽回了,他搖晃著去抽那把砍出去的刀,這時一顆子彈擊中了他,他搖晃了一下,就要倒下去的那一瞬,他抽回了那把刀,順勢一插又把它送到迎麵衝上來的另一個敵人的腹中,他幾乎同時和那個敵人一起倒下了……
一個紅了眼的排長,揮舞著大刀,左衝右殺,一邊用嘶啞的聲音咒罵著:來吧,狗雜種,老子跟你們拚了,殺死一個夠本,殺死兩個賺一個,殺呀——
他正在向一個準備射擊的敵人撲去,突然有兩把刺刀同時捅進了他的後背,他“呃”地叫了一聲,跌跌撞撞地朝前撲去。他剛一挨著地麵,一股奇異的神力使他又站了起來,他的渾身上下都流著血,他仰頭大笑了三聲,看得周圍的幾個敵人瞠目結舌,僵了似的立在那。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把手裏的大刀擲了出去,然後訇然倒下。
陣地即將陷落。
張東來接受了命令,帶領著預備營衝了上來,張東來一馬當先,衝上了陣地,他的身後緊跟著的是王老三。他們衝進了敵群,有如下山的猛虎,一邊射擊一邊砍殺,敵人開始退卻了。
聶榮臻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陣地上的激戰,他被眼前的情景感染了。
警衛員突然跑到他的身邊,驚慌地喊:政委,政委,敵人上來了。
聶榮臻仍沒能從眼前悲壯的戰鬥中醒過神來,他順嘴說了句:胡說,敵人又讓預備營打下去了。
警衛員急了,變得語無倫次起來:不……不是,咱……咱們身後——
聶榮臻回頭一看,果然看見大約有1個連的敵人端著刺刀向山坡上爬來,敵人並沒有發現這裏是1軍團的指揮所,而是把它當成了一個普通的陣地,他們要占領它,然後從後麵夾擊紅軍。
聶榮臻急忙向指揮所裏跑去,他一邊跑一邊衝警衛員命令道:馬上通知山下的部隊,讓他們火速增援。
幾乎同時,指揮所裏的人也發現了山下的敵人,他們一邊收起電台,一邊做好了戰鬥準備。
指揮所裏的人剛離開,指揮所便被一發炮彈擊中了,並燃起了大火。從指揮所裏衝出來的十幾個人,躲在樹後,向敵人射擊,敵人遭到了還擊,前進的速度慢了下來,他們趴在原地向山上射擊。
聶榮臻和林彪也從腰間摘下槍向敵人射擊。有兩個警衛員,要把他們拖下去,林彪喝了句:慌什麼。
聶榮臻也說:敵人摸不清我們到底有多少人,他們一時半會兒還不敢上來。
果然敵人一邊射擊,一邊很小心地向上摸來。
這時警衛員已通知了山下的部隊,山下的劉亞樓指揮著一支部隊從敵人背後抄上來,隻一個衝鋒,敵人便四散著被打垮了。
指揮所裏的十幾個人,這才放心地抹了一把頭上的汗。
指揮所被敵人炸掉了,他們就在樹後架起電台,在石頭上鋪開地圖,又正常地工作起來。
下午,8軍團一部分被敵人阻隔在江東,無法脫身,懇請1軍團火速派兵增援。
此時,湘江兩岸戰火已經連成了一片,敵人的飛機,一刻不停地輪番在湘江兩岸進行轟炸。
林彪和聶榮臻兩人商定,派一支部隊過江去接應8軍團。可這支部隊剛走到湘江邊,就被敵人的飛機封堵住了,無法前進,被迫又撤了回來。
他們暫時放棄了原來的計劃,隻能等待天黑,再找機會搶渡過江,解8軍團被圍之急。
哈裏森?索爾茲伯裏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寫道:
聶榮臻的結論是:“我們的行動太慢,敵人來得太快”。少共國際師、34師、3軍團的18團,還有8軍團的幾支重要部隊都被打垮了。1軍團損失也很嚴重。如長征開始時,第1師第3團有2800人,過了湘江後,隻有1400人了。
湘江這一仗,從11月25日到12月3日,打了一個星期,根據多數人的回憶,這是一場災難。
……肖華將軍是當年在湘江覆滅的少共國際師政委……少共國際師奉命同彭德懷的3軍團一起擔任後衛,它的1萬名年輕的士兵損失大半。最後,幸存者被編進擔任前衛的4團……湘江一戰究竟損失了多少部隊,又有多少人脫離了紅軍,中國現代的黨史專家們眾說紛紜,誰也提不出準確的數字。在長征的頭10個星期中,如果說紅軍損失了四五萬人(這是種種數字的平均值),那麼戰鬥傷亡至少有1.5萬人(其中大多數是在湘江傷亡的),這樣的估計似乎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