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自從周恩來在醫院和他談話之後,他一直在思考。聽了項英的話,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和項英有些距離,便說:要我們承擔保衛蘇區任務的思想是不對的,紅軍主力都沒能保住蘇區,留下的這些力量,想保住蘇區這是不可能的。
項英馬上反駁說:紅軍主力西征,已經把敵人的主力調走了,我們中央蘇區的壓力就少多了。等紅軍主力與2、6軍團會師後,發展壯大起來,我們再打幾個勝仗,等待主力殺回來,不僅可以粉碎敵人的進攻,說不定還能消滅敵人一大部有生力量。
陳毅苦笑了一下,更耐心地說:先不說主力能不能與2、6軍團會合,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我們的方針應該是牽製敵人,減輕主力的壓力,保護好蘇區的有生力量,等待時日。
我早就知道你會是這種悲觀態度的,打了幾個敗仗就氣餒了。我們真正的共產黨人要有一股什麼時候都不服輸的精神,我希望你早日從悲觀的陰影裏走出來。項英顯得很激動。
陳毅還想說什麼,項英擺擺手說:陳毅同誌,你想的什麼我知道,不用再說了,你現在身上有傷,有些事我就處理了,不用你費心了,等你傷好後再說吧。
陳毅感到渾身上下一陣寒冷。他還想說幾句,項英站起身:我還要到各處檢查檢查,有什麼事等日後咱們再討論,你現在頭等大事是養好傷。
項英走後,一連兩天沒再露麵,他到處布置著新的任務。
陳毅這兩天想了許多,他覺得自己必須在某些問題上和項英據理力爭。他不忍心主力留下的部隊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第3天,他讓警衛員扶著來到了項英辦公的機關。項英正忙著衝醫院院長布置工作。院長請示道:那些醫療器械是否要包裝埋藏?
項英有些惱火地說:埋藏器械?我們的傷員怎麼辦?我們部隊還是要戰鬥的!同誌,不要太悲觀,我們是有能力戰鬥下去的。
院長走了。
陳毅說:項英同誌,我們現在的工作是隱蔽,有計劃地撤退。
項英聽了陳毅的話愣了幾秒鍾,說:這不可能,我們應該執行中央的精神,戰鬥下去;我正在考慮把部隊集中起來,和敵人進行決戰。
陳毅倒吸了口冷氣:決戰?
是的,決戰!項英堅定地說。
我們要吸取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不能再和敵人硬拚了,拿我們的兩萬來人去和敵人的主力拚命,這不是等於去白白送死!陳毅激動了起來。
看來你的悲觀情緒還沒有改變。項英失望地說,我們要按照中央的指示去辦,誰不執行中央的指示,就是背叛。
我們現在是遠離中央,要有機動靈活的觀念,否則……陳毅的話被電話鈴聲打斷了。
電話是司令部打來的,司令部報告說:敵人已經進占了寧都。
項英衝著電話大聲地說:告訴前方,一定要積極戰鬥,不要讓失敗的情緒占上風,要做到和敵人寸土必爭。不要恐慌,我們要給敵人一點顏色看看。
項英說完掛上電話,回身衝陳毅說:我們要給敵人一個迎頭痛擊,你來的正好,我們研究一下辦法。
陳毅不可思議地望著項英。項英繼續說下去:
我們的主力是24師,靠它痛擊敵人的主力是不夠的。我初步設想是,把獨立3團、7團、11團,還有省軍區的1、2、3、4團……都集中在一起,形成拳頭,編成3個師或者4個師,這樣我們大規模和敵人作戰,一次可以吃掉敵人一個師,少說也能吃掉一個團。
我反對。陳毅用拳頭擂了一下桌子,接著說:這樣我們的損失會更大的,我們把部隊集中起來,在局部也許不比敵人弱小,可我們孤立無援,敵人卻可以增兵,那樣下去我們隻有失敗。我建議立即分散部隊,就是主力24師也要化整為零。主力一走,我們要有長期艱苦鬥爭的思想準備。分散部隊,把機關人員也分散到各遊擊區去,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出擊,讓敵人摸不透我們的實力,他們在明處,我們在暗處,這樣我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項英歎了口氣,失望地合上他的筆記本,然後重重地說:
看來我們的思想是無法統一了,你的意見我會考慮的。有關部隊是合是散這樣大的問題還是到中央局會議上去討論吧。
陳毅也不再說什麼,但又想起了什麼似的說:在這種形勢下,我看何老(何叔衡)、秋白等人應早些安排他們向上海轉移。
項英道:你總是把事情看得過分嚴重,我們現在還沒到四處奔逃的時候。
我是為他們的安全著想,而不是逃跑。陳毅糾正道。
好了,我會考慮的。你放心養傷吧,要是你身體允許的話,疏散傷員的工作你負責一下,我現在的事情太多了。項英抓了抓頭。
陳毅的眼前又閃現出兩天前見到那些傷員時的情形,他從內心裏是不願讓這些傷員疏散的,疏散了傷員,就等於把傷員送上了不知去向的孤舟,生死隻能靠天意來安排了。然而目前這種局勢,又不能不分散。這一點陳毅認為是對的。想到這,陳毅點了點頭。
項英一直把陳毅送到門口,看著警衛員攙著陳毅走遠,他才轉身走回辦公室。
項英覺得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他卻不知道爭取戰略轉移的大好時機,這種機會,正在一點一滴地消失。
紅軍主力走後,國民黨各路“圍剿”部隊並不敢貿然直進,他們在前幾次“圍剿”中,吃盡了紅軍聲東擊西的苦頭。他們擔心這是紅軍設下的圈套,他們在東張西望,派出小股部隊以探虛實。
項英對主力紅軍西征的情況是清楚的,他知道主力一走,什麼時候能回來,或者回不回來都是個未知數;但他為了鼓舞留在蘇區的指戰員的信心,給他們造成主力很快就會回來的印象,竟不惜與敵人拚消耗。以至於他的決戰方針,得到了許多人的擁護和讚成。那時,不少人都處在盲目樂觀的狀態之中。
唯有陳毅是清醒的,可他又左右不了目前的形勢。隻能是急在心裏,苦在心裏。災難的魔影,正在一點點地向蘇區逼近……
紅軍主力留下的近萬名傷員,分散在幾處,要讓他們順利地被蘇區領走,的確很困難。敵人遲早會來,保住他們的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陳毅左思右想,想出了一條妥善的辦法。蘇區的男人大部分都參軍了,更多的是犧牲了。這些受傷的紅軍戰士都很年輕,讓這些受傷的戰士做兒子,做女婿,做丈夫都是一種好辦法。陳毅想到這,無奈地搖搖頭。
傷員們集中在坡地上,村民們趕集似的從四麵八方向這裏湧來,來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這些人家裏大都是有人參加紅軍的。
王婆婆從王家坪動身,走了小半天山路,她趕到的時候,已經有一批傷員被領走了。醫院門前的空地上,仍足有幾百傷員。他們對這樣的行動,表現的非常冷靜,他們不看來領他們的人,有的閉著眼,有的望著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