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和朱德等人的努力下,於10月26日雙方草簽了《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其中包括雙方的軍隊不再互犯,調轉槍口,一致對外,相互通商。
19路軍及福建省政府代表徐名鴻等人離開瑞金返回福州。
根據第一次會談雙方達成的協議,11月27日,蘇維埃政府又派張雲逸和中共福建省委代表方方到汀州談判,雙方簽訂了《閩西邊界與交通條約》,更細致更詳盡地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了溝通。
這時19路軍已宣布成立福建人民政府,公開與蔣介石決裂了。蔣介石一麵派部隊加緊構築碉堡,暫把蘇區的北麵圍起來,另一麵調其主力向閩北前進,他要吃掉19路軍,以解決背後的隱患。
19路軍前線指揮部,蔡廷鍇將軍手握望遠鏡已向陣地了望好些時候了——前方幾公裏外,19路軍的司徒飛旅已和蔣介石的一個整師又兩個團的兵力廝殺兩晝夜了。炮聲、殺聲仍持續不斷。
蔡廷鍇通過望遠鏡看到司徒飛旅的旗幟一直在主陣地上飄揚。蔣介石的部隊幾次衝上陣地,又被司徒飛旅打了下去。對司徒飛旅蔡廷鍇心中是有數的,這是19路軍的王牌部隊,是19路軍的象征,在不久前淞滬保衛戰中,司徒飛旅硬是拖住了日軍主力7天7夜,為淞滬保衛戰的勝利立下了大功。此時,司徒飛旅又拖住了蔣介石一個師又兩個團的兵力。
蔡廷鍇此時手心出汗,握著望遠鏡的手在不停地發抖,他看見司徒飛旅差不多有一個連的兵力發動了一次反衝鋒,100多人衝向了蔣軍,在陣地前沿進行著肉搏,眼見著蔣軍向後退去,這時,蔣軍的炮火射了過來,一個連的兵力,連同沒來得及撤走的蔣軍,一起葬送在火海裏。蔡廷鍇知道,炮火過後,不會有幾個人生還的,他不忍心再看了。他放下望遠鏡,不知什麼時候,眼淚已模糊了他的視線,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不記得什麼時候流過眼淚。在淞滬保衛戰中,場麵一點也不比這時輕鬆,那時他心裏湧動的是悲壯,有種強烈的民族情緒在每個士兵身上湧動,可現在卻大不一樣,是中國人在相互間殘殺。
電話鈴一連響了幾聲,他也沒有去接,後來還是一個作戰參謀伸手接了,電話是陳銘樞從福州總指揮部打來的。作戰參謀手捧著電話送到了他的眼前,他穩了穩情緒接過電話,陳銘樞在電話中說:廷鍇嗎,你那裏怎麼樣?語氣中透露出焦急和不安。蔡廷鍇哽著聲音答:司徒飛旅快拚光了,紅軍主力怎麼還不見動靜?
陳銘樞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我們已派人催問過幾次了,可就是不見他們的動靜,光鼐在東線也是腹背受敵,不知他們要拖到什麼時候。
蔡廷鍇壓低聲音道:銘樞兄,我看咱們還要多留個心眼,這時候,隻有我們自己才能救自己。
陳銘樞在電話那端也長歎了口氣。
蔡廷鍇聽見了那聲歎息,他又聽見了飛機的呼嘯聲,幾架轟炸機隆隆地從頭頂飛過,向福州方向飛去。已經三天了,蔣介石一麵命令部隊圍攻19路軍的前沿陣地,一麵派空軍轟炸福州,讓19路軍內外交困。他衝陳銘樞大聲地說:銘樞兄,這仗可不好打喲!
陳銘樞咬著牙說:廷鍇,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蔡廷鍇拿著電話呆呆地發愣。
3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打馬揚鞭向瑞金急馳,他的身後跟著一名作戰參謀和一名警衛員,三匹馬已跑得通身是汗了,可彭德懷仍嫌馬跑得慢。
19路軍在福州一帶與蔣軍苦戰,蘇區的北線一時空了,蔣軍在這裏隻留下幾個師,把守著光澤、邵武、順昌等地,每個師又相距20公裏以上。彭德懷覺得此時是出兵的好機會,多次發電報請求李德,讓部隊出擊。李德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指示要等待時機。
19路軍眼看著就要招架不住蔣介石的圍攻了,彭德懷眼看著機會在一點點地喪失,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他要麵見李德,說服他下達出擊的命令。彭德懷心裏憋著一團火,他恨不能插翅飛到瑞金。
彭德懷一頭闖進紅軍指揮部時,李德正麵對著地圖在沉思。彭德懷摘下帽子,摔在桌上,劈頭就問:為什麼還不出擊?
李德看了眼彭德懷,沒有說話,他揮手讓警衛員給彭德懷倒了杯水。彭德懷看也沒看那杯水,轉頭衝博古說:這樣的機會難得呀,隻要我們集中兵力出擊,一次肯定吃他一個師。
博古看了眼李德,慢條斯理地說:讓19路軍和蔣介石咬去,他們那是內部矛盾,今天我們解救了19路軍,也許明天他們會反過頭來咬我們。
彭德懷抓過了帽子,他想大喊大罵幾聲,最後還是忍住了,壓著火氣說:就是不救19路軍,我們也不能貽誤戰機呀。就不怕19路軍垮了以後,蔣介石回過頭再咬我們?
李德這時走過來插話說:19路軍比蔣介石還危險,他們是機會主義者,我們不能幫他們。
早在彭德懷來瑞金前,毛澤東和朱德都曾上書過李德和博古,力主出擊,抓住戰機,攻擊蔣的背部。在這樣的壓力麵前,李德發報請示了在上海的國際陣線總部,得到的答複是:不予出擊。
彭德懷覺得自己徹底失望了,他戴上帽子,狠狠地看了眼李德,一摔門走了出去,他一出門就再也忍不住了,他罵了聲:混蛋,傻瓜!他抓過警衛員遞過來的馬韁繩,飛身上馬。他揚起手中的鞭子,向馬抽去……
彭德懷剛剛離開,譯電員又送來一份19路軍的急電。他們再一次請求紅軍出擊,配合作戰。
博古看著那封加急電報,皺著眉頭道:他們催來催去的,真是討厭。
李德拿起那份電報看了看,又踱到地圖前,半晌才轉過身來說:這時候要是能爭取點19路軍的隊伍過來,對我們也許會是有利的。
博古馬上領會了李德的意思:你是說,我們不出兵,但可以派一個代表過去!
因這次不同於上次在瑞金同19路軍代表談判,博古和李德經過研究決定派張雲逸前往福州。博古之所以選擇張雲逸前往福州,不僅因為他是廣東人,更重要的是他此時擔任著紅軍副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麵軍副參謀長,大革命時和19路軍有過交往。
當博古找到張雲逸談到這次去福州之行時,博古一再強調:現在19路軍很不利,在這種時候派你去,最好能爭取一些隊伍過來。
張雲逸不解地問:那咱們紅軍什麼時候出兵?
博古猶豫一下,沉吟半晌說:這件事我和李德已經商量過了,看一看再說。
張雲逸不安地問:那要是他們問起來怎麼辦?
博古煩躁地擺擺手道:你就說3軍團馬上就去援救他們。
張雲逸望著博古的背影,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什麼也不明白。他點點頭,又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