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王朝,元天省,第一大城,天炎城。
元天省是九朝古都,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傑地靈。
這元天省是大晉王朝八大省之一,出了不少文臣武將,當今天子座下的首輔大臣崔元明,就是來自元天省,元天省還被上一代人皇譽為“才子之鄉,武將搖籃。”很多人去外省時都以自己是元天人為榮。
夏天時節,下午的天氣十分炎熱,樹上的知了在叫個不停,更讓人心情不順。
有一些老人在家中無事可做,就順手撈起一個木矮凳,慢悠悠的走到自家大門口,擺好凳子,坐了上去,左手搖著扇子,右手抽著土絲黃煙,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顯得十分悠閑。有的老人則不甘寂寞,邀上三五個好友,去早尚子河邊,戲船上聽戲品茶。早尚子河是有名的戲河,因為那裏停靠了很多外地來的戲船。
在東門大街上,路上的行人絡繹不絕,不過,但凡是本地的過路人,走到一塊地方,都會自然地微微停下快速的步伐,轉頭看看街邊上一家大的庭院,目光流露出向往羨慕的神色,不過稍一會兒,就會回過神來,自嘲一笑,輕輕搖了搖頭,繼續趕路,忙著自己的活去了。這樣的景觀,每天都會發生,街上路邊擺攤的小販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家大的庭院,占地幾十畝,在這房屋密集的熱鬧城中心,顯得十分起眼,一眼看去,猶如鶴立雞群。
庭院的圍牆高兩丈三,長長的圍牆特別堅固,好像一條白色巨龍臥在地上,威嚴大氣。這些白色石塊製成的圍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最上等的石料,能用得起的人,非富即貴,隻有那些大世家,朝中大官才會用它來造牆。
在兩麵圍牆的正中央是庭院的大門,大門前有兩座石獅子,每一座都有千斤之重,即使是天生神力之人都不一定能搬得起。天炎城中傳言,是這大府院建成之時,這家的主人當著城主和福臨王爺的麵,從院內搬出來的,當時這家的主人不是一個一個搬,而是雙手齊動,一隻手一個石獅,輕輕鬆鬆神色不變的就搬到了大門外,擺成了現在這造型,當時圍觀的百姓可是嚇倒了一大片。
庭院的大門是用特供的千年紫潭香木製做,不僅無比堅固,美觀,而且能防火燒防水浸,有諸多奇能妙用。
這座大庭院叫“天鶴山莊”,山莊的主人姓李,名天鶴,在大晉王朝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和當今人皇的三哥福臨王爺是生死之交。
李天鶴不是王朝官員,也不是世家子弟,他之所以赫赫有名,名振大江南北,是因為他是元天省最頂尖的武道高手之一,武功修為深不可測。
李天鶴的成名一戰,是在他三十四歲那一年,單槍匹馬從三十七個殺手包圍之中救出福臨王爺。那一戰,讓他不僅揚名立萬,還因此得到了福臨王爺的賞識。
那幾年,李天鶴武功還沒大成,為求達到武道至高境界,他外出尋師,四處遊曆,找武道高人切磋比試。
有一天上午,他在一個江南小鎮喝酒時,碰巧遇到了福臨王爺,當時,福臨王爺已經被殺手組織團團圍住,手下的侍衛死傷一大片,隻有幾個侍衛高手在苦苦抵抗,眼看就要全軍覆沒時,李天鶴來了,走到殺手麵前,隻出了十腿八拳,就把三十七個殺手,殺得隻剩下四個,最後活捉了三個,另一個大首領才從李天鶴的手中拚死逃了出去。
當時,福臨王爺異常震怒,一邊請李天鶴保護自己回京城,一邊派人追查那群殺手的下落,三天後,消息傳來,那群殺手是來自一個叫“萬殺門”的殺手組織,福臨王爺果斷派出一萬大軍,不到一天就把“萬殺門”從大老板到底下的殺手全部消滅。
而李天鶴從此就有了“天鶴手”的稱號!
“天鶴山莊”本來是福臨王爺的一處私產,後來,福臨王爺因感謝李天鶴的救命之恩,就送給了李天鶴,改名成了“天鶴山莊”。
自從李天鶴從三年前開始收徒,傳道授業後,來“天鶴山莊”拜師學武的人就絡繹不絕,都快把他家的門檻踏破了。
來“天鶴山莊”學武的人很多,大體分為三群人。一類是大世家的少爺小姐,一類是王朝中的官員子弟,或是巨富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