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要提醒一下,中藥降血壓的療法在醫學界雖然公認有效,但降壓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好的話,還應該及時服用醫囑的降壓藥,畢竟把血壓控製住才是最重要的。
常吃三樣東西,提高免疫力不生病
症狀:免疫力低下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黨參25克,香菇(鮮)50克,黃芪15克,雞肉適量,加入蔥、薑、料酒、鹽等,一起清燉1個小時左右。
中醫學中沒有“免疫力低下”這種說法,但有氣虛、體虛等類似的概念。患者很容易出現感冒、咽喉炎、肺炎等感染症狀,因為體內正氣不足,外邪容易反複入侵。西醫解釋為免疫力低下,講的是同一個意思,所以提高免疫力其實是中西醫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廖女士是圖書館的管理員,一天她向我請教,說她有位姑姑得了慢性肺氣腫,經常出現肺部感染,最近一個月又發病了,一直在使用抗生素,但現在還沒有治好。醫生說她年紀大,體質很差,自身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感染。聽她介紹完情況,我便給她介紹了一個藥膳偏方,就是香菇、黨參、黃芪燉雞,吃起來味道甘美,不會像喝中藥那樣難以下咽,適於長期服用。
清燉雞本身就是補品。黃芪、黨參也是普通人都知道的著名補益中藥。可能一般人不太清楚香菇的補益作用,其實在《本草綱目》就已有記載道:“香菇性平、味甘、能益氣不饑。”
民間有個傳說:古時候龍泉東鄉龍岩村(今屬甘肅慶元縣),有兄弟三人靠燒炭度日。一天,老三吳昱挑著炭下山,忽見一白發老婦牽著一個孩子站在路邊。吳昱上前詢問,得知老婦祖孫二人想去鄰村借點糧食度日,無奈孩子實在餓得難受,見到樹上的桃子便哭著要吃。桃樹雖然結著累累果實,下麵卻是深不可測的龍潭,吳昱十分同情這一老一少,就放下炭擔爬樹摘桃子。剛伸出手,就聽見“啪”的一聲,樹枝折斷,吳昱跌進了深潭……奇怪的是,吳昱沉入潭底後並無大礙,卻看見左側一扇月洞門驀地敞開,往內走才發現別有洞天。突然有一個鬢發如霜,手持龍頭拐杖的老嫗,迎麵走來,笑著說:“吳昱,你為人善良,又能急人之困,美德可嘉。我是黎山老母,適才路邊的老婦就是我。”老嫗邊說邊用手掌在拐杖上拍了幾下,霎時,杖上長出一朵褐色鮮蕈,香醇之氣撲鼻而來。此時,她又說:“此物叫香菇,食後長生不老。”
香菇裏含有一種叫香菇多糖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不但可以用於治療反複感染,還可用在宮頸癌、惡性胸腔積液、胃癌、肺癌等腫瘤的輔助治療上。如果用香菇多糖作為關鍵詞在醫學專用的期刊數據庫上搜索一下,可以輕易搜出來幾百篇文章,可見其療效確實得到了很多醫生的認可。
此外,像黃芪、黨參這兩個補益的知名中藥以及更出名的人參、靈芝等,它們的有效成分也是多糖,分別叫做黃芪多糖、黨參多糖等。這些多糖都能對人體的免疫功能產生促進作用,可增強網狀內皮係統、巨細胞、天然殺傷細胞、殺傷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補體的生成,誘發產生幹擾素等作用。因此香菇加黃芪、黨參,這三個多糖聯合在一起,再加上滋補佳品雞肉一起清燉,長期服用,自然就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了。
廖女士聽我解釋完,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打電話讓她姑姑堅持按這個方法吃。後來聽說她姑姑堅持了一段時間,效果挺好;再經過檢查發現,肺部感染已經完全治好,麵色紅潤,聲音洪亮,整個人精神多了。以前走一段路就滿身大汗(正是氣虛的表現),現在這個毛病也消失了。我告訴廖女士,既然有效,那就可以長期堅持吃,一周吃上一兩次就可以了,同時再配合運動鍛煉,她姑姑的免疫力能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上!
蒼術、艾葉煮起來,家居消毒保平安
症狀:家居空氣消毒,預防呼吸道感染疾病
偏方:將適量的蒼術、艾葉加半斤左右的清水,放入電飯鍋內浸泡30分鍾,然後電飯鍋通電,置於要消毒的房間裏,關閉門窗,持續加熱,讓水汽熏蒸1小時即可。
極少生病的張女士搬進新房後,身體就開始不舒服,經常感冒、咽喉痛、吐黃痰,半年內來我醫院看了三次病。我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每次給她開藥治療,很快都能起效,但總是會複發,這讓我很費解。後來了解到她是住進新屋後才出現這些症狀,我便懷疑是裝修後留下的化學物質所致。但她又說新屋裝修完後,專門空置半年,等氣味都散光了才入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