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先整理了一下,看了看,其中竟然有六卷,乃是同一本書,隻是內容不同,想來如同現在的小說一樣,一卷寫不下,所以就多寫了幾卷,那書名也叫得古怪,叫什麼《搜珍藏密》,裏麵記載的,前兩卷都是上古時期的奇聞怪事,第三卷和第四卷,卻是記載了天下的珍禽異獸,以及它們的種種特征,生活環境,冷熱喜好等等,最後兩卷,記載了天下的奇花異草,形狀、生長環境,藥用功效等。
秦皓昕翻了幾頁,發現這《搜珍藏密》上麵書寫的文字,竟然是春秋時期齊國的文字,如今早就淘汰不用,自秦一統六國以後,統一了文字,以前各國之間的文字,並沒有流傳下來,但秦家的古籍之中,卻有收藏,因此他大概也能看明白個七八分。
心想:“這書倒有些趣味,沒事的時候,正好看看,了解一下上古時期的猛獸異草,也是好的!”最讓秦皓昕覺得奇怪的是,這書的紙張,根本不是普通的紙。當然,在春秋時期,還沒有發明造紙術。而且,又不像絲帛,通體成淺綠色澤,曆經千年,也隻是微微一些發黃,用手撫mo之,柔軟光滑,甚至還略有彈性,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材料,大抵看上去,倒有些像是某種植物的葉子。
六卷古書全用金絲裝訂,綠色的封麵襯托上閃亮的金絲,顯得華貴異常,經過了兩千多年的磨難,依然沒有絲毫的破損。
秦皓昕知道這書的珍貴,當即小心的把它再次收到了鐲子裏,然後繼續看另外的書籍,其中有兩卷夾著金絲的卷帛吸引了他的目光,因為他知道,古代隻有皇室中人,才會使用這等金絲卷帛,金絲極其昂貴,更要夾進絲帛中,不但工藝複雜,成本更是不菲,普通百姓,連見都沒有見過,更別說是使用記事了。
兩卷金帛是長長的一塊,折疊在一起,並沒有裝訂,秦皓昕看到表麵的兩個古篆,就皺起了眉頭,這兩個字他認識,是《道經》兩個字,但裏麵的文字,卻讓他頭大如鬥,那正是中國最最古老艱深的甲骨文字,這類文字,又不同與象形文字,比起現在的一些字體,還要複雜,再加上都是用古篆所寫,更是加深了識別的難度。
秦皓昕目光掃了一眼,十個字中,大概也沒認識了三四個,一半還不到,不僅氣餒,通篇看過去,聯係上下文,連猜帶蒙,似乎上麵記載的,乃是道家的煉氣修身的秘訣,無奈之下,隻能收了起來。
事實上,這《道經》是落在了他的手中,換成任何一人,隻怕連書名都識不得,他自小在秦家,因為那幾位少爺的威壓,讀書破萬卷,而秦家繼承佛家宗旨,又是古來的大家族,因此多少都對這些古文,有所研究。
他修了兩年的書,秦家的藏書樓裏,更有著無數的古籍珍藏,讓他本就對古文有了極深的研究,才能夠勉強把這《道經》看個一小半。
看不懂的東西,秦皓昕的興趣也不大,隨手也把它收到了儲物鐲子裏,幸好剩下的四卷古書,基本還都能夠看得懂,都是秦以後的文字,雖然古樸,偶然也會跳出來一兩個生字,卻不影響閱讀。
秦皓昕看了看,剩下的四卷,也都不是普通的東西,其中有一卷,乃是記載漢宮秘史,是珍貴的史學奇本,對於研究那個年代的史學家來說,這卷書籍等於是無價之寶。另一本叫《妖魔誌》,裏麵記載的,全都是荒唐無比的妖魔傳奇,其中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法術,妖法的記載,本能的以為,這大概也是一本類似於現在的小說,供娛樂而已,因此大概的翻閱了一遍,也一並收了起來。
剩下了兩本書,也是同一個係列的,但卻殘缺不全,封麵早就丟失,也不知道原本的書名叫什麼,隻見兩本書上麵,都用朱砂寫了八個大字“有幹天和、淪劫莫怨”。
秦皓昕看到這八個字,心中忍不住好奇,心想:“好大的口氣,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居然有幹天和?”一邊想著,一邊就翻開了一張,印入眼簾的,依然是一排朱砂字跡,清楚的寫著:“不學此卷,妄開此書者死!”下麵署名卻是“白水散人”。
秦皓昕不知道這“白水散人”是誰,好象在曆史上,並沒有這麼一個有名人留下,看到那一排朱砂留下的字跡,又覺得荒唐可笑,想著:“反正自己也就剩下了兩年的性命,倒也不怕這書卷上的詛咒!”
因此他毫無顧忌的打開,細細的看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