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由於這些校長大人們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大學,各自對在華日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而我們作為接待方則要盡最大可能滿足他們不同的要求,於是就出現了同一天代表團成員被分成三組各自活動的場景。有一次我帶著其中幾位校長在北大訪問,會談正進行中,突然我的手機振動不止(剛買的手機,自己都舍不得用,結果被公家征用了),實在沒辦法,隻好接起電話,原來是另一路校長的行程出了點問題。我隻能對在座的各位連聲道歉,同時用最快的速度解決電話那頭的問題,放下電話繼續這頭的工作。
看我忙成一團,其中一位校長笑著對我說:“我們幾個不同的行程已經快把你逼瘋了吧”。我苦笑一聲,連說還好還好。
這位校長就是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校長科林·坎貝爾爵士。
在我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這位爵士校長卻在一旁觀察著,後來我才知道,到了中國不久他就有了一個計劃,要加強與中國的交流。按老先生的話說就是:來中國之前我在想要不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來中國以後我在想為什麼沒有早些開始與中國的合作。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老先生就一直在找人,他想找能幫助他開始與中國合作的人。
他看見了我,看見了眼前這個忙得團團轉的年輕人。
當時我對老先生腦子裏在想些什麼全然不知,我正忙著協調安排代表團接下來的行程。
離開北京後,代表團抵達西安訪問。西安的行程和北京大致相仿,即代表團訪問相關單位,同時有空的時候參觀一些景點。由於有了當地教育部門的接待,我的工作輕鬆了許多。
有一天從西安交大訪問後回酒店,回房間前,諾丁漢大學的爵士校長忽然攔住我說:我能占用你幾分鍾時間嗎?我們在咖啡廳坐坐,我有些話要跟你說。
關鍵時刻就要到了,舐飽了墨的筆就要寫下那濃重的一撇啦。
而當時的我顯然沒有意識這一點,我以為老先生要跟我說這次訪問的事,正好我也想問問他對未來與中國大學的合作有些什麼想法,我好寫進我的接待報告裏去。
我真是太敬業了!
結果老先生說: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考慮到諾丁漢大學工作?工作的時候如果有時間,同時你自己也有意願的話,你還可以再讀個學位。
關乎我留學的這一撇終於寫了下來。
我一下沒反應過來:什麼?
老先生又說了一遍,他還直擔心我不一定會接受他的Offer,又加了一句說:你不用著急回答,考慮一下,在我離開中國之前給我答複就行。
真的就幾分鍾時間,咖啡還沒上來呢。
邀請我赴英留學的諾丁漢大學校長科林·坎貝爾爵士,這是去英國留學以後的合影
等我聽清楚他的真實意圖以後,我已經有答案了。這還用問嗎,我不是正想著要出國留學嗎?還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機會來了。我很幸運,我承認。
不過老先生說了,不用著急,考慮一下再答複。
好吧,那……我就考慮一下吧,你自己說的。
多年後再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怎麼這麼好的機會就落在你頭上了?
我當然是幸運的,我正好在教育部工作,我正好負責和英國的教育交流事務,我正好接待了一個大學校長代表團,我正好碰到了一個希望與中國交流合作的大學校長,我正好在他要找一個人的時候出現在了他的麵前,我很幸運。
可轉念一想,為什麼是我呢?
也許正好我有在教育部門工作的經驗,正好我對中國的教育體製有所了解,正好我負責與英國的教育交流事務,正好我對英國的教育製度也有所了解,正好我會說英語,正好我的英語溝通沒有問題,正好我還有做一些協調工作的能力,正好我在展現工作能力的時候被他看見了。
怎麼聽起來都像是一個天上掉餡餅的故事,的確是的,隻是餡餅掉下來的時候我正好走到了那兒,我正好接住了餡餅,沒讓餡餅掉在地上,也沒讓餡餅把我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