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洛克菲勒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
接著那位不速之客恣意謾罵長達10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拿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
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眼神注視著這位攻擊者,那人越暴躁,他便顯得越和善!
這個人被弄得莫名其妙,那股怒氣也就漸漸地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在發怒時,遭不到“響應”,他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於是,那位不速之客咽了一口氣。他本是做好了“反擊”準備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將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語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幾下,但仍然得不到回應,他隻得悻悻然離去。而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重新拿起筆,繼續著他的工作。
當有人怒氣衝衝地對你大加指責時,你可像洛克菲勒一樣采取“不合作”的態度,不能因對方的不理智而亂了方寸。
貪婪的人難以獲得平靜
貪欲是永無止境的,隻有自己適時地控製自己的貪念,有滿足之心,一個人才能活得輕鬆、快樂。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認為現代人物欲太盛,他說:“10歲被點心、20歲被戀人、30歲被快樂、40歲被野心、50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隻追求睿智呢?”
人心不能清靜,是因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欲望。除了生存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和實現自我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隨心所欲,那麼就會負重前行。
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句話不僅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是寶貴的人生經驗。古往今來,被難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貪婪者,多得不計其數。
有一則寓言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這個道理:
從前,有個特別貪財的國王,有一天,他跟神說:“請教給我點金術吧,讓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變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宮到處都金碧輝煌。”
神說:“好吧。”
第二天,國王剛一起床,他伸手摸到衣服,結果衣服就變成了金子,他高興得不得了。然後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麵包都變成了金子,他這時覺得有點兒不舒服了,因為這樣他就吃不成早餐,得餓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宮裏的大花園散步,當他走進花園時,看到一朵紅玫瑰開得非常嬌豔,他情不自禁地上前撫摸了一下,玫瑰立刻也變成了金子,他感到有點兒遺憾。
這一天,他隻要一伸手,所觸摸的任何物品都變成金子了,後來,他越來越恐懼,嚇得不敢再伸手了,他已經餓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歡的小女兒來拜見他,他拚命地喊著不讓女兒過來,可是天真活潑的女兒仍然像往常一樣徑直地跑到父親身邊,伸出雙臂來擁抱他,結果他的女兒變成了一尊金像。
這時,國王大哭起來,他再也不想要這個點金術了,他跑到神那裏,向神祈求道:“神啊,請寬恕我吧,我再也不貪戀金子了,請你把我心愛的女兒還給我吧!”
神說:“那好吧,你去河裏把你的手洗幹淨,然後擁抱你的女兒就可以了。”
國王馬上跑到河邊拚命地搓洗雙手,然後去擁抱心愛的女兒,這時,女兒又變回來了。
不隻是人有貪心,就連動物也有,所以,人們便利用動物的貪心來對付它們,可見貪心足以害了自己。
在某地區有一種猴子,非常喜歡偷食農民的玉米。當地的農民根據這些猴子的特性,發明了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白天時,農民把一隻葫蘆型的細頸瓶子固定好,係在大樹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最喜歡吃的玉米,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見到瓶子中的玉米十分高興,就把爪子伸進瓶子裏去抓玉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著一把玉米時,爪子就怎麼也抽不出來了。因為貪婪的猴子絕不可能放下已經到手的玉米,就這樣,它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來,隻好死死地守在瓶子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