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來的路上,大家還嘲笑小沈說:“小沈呀,小沈,你真是沒有福氣,不但坐不上飛機,還不能提前見到未婚妻。”看著幾個同伴興奮的樣子,小沈懊悔不已。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切讓小沈不再為自己的疏忽而懊悔了。
原來其他4個夥伴乘坐的那班從包頭飛往上海的客機,在剛剛起飛10秒後就墜入距機場不遠的南海公園,並撞上了公園大門的售票廳,機上53人沒有一人幸免。
由此可見,“錯過”也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完全是一件壞事,就像小沈一樣,也正因為他“錯過”了,他才遠離了一場災禍。正如古語所言:“禍兮福之所倚。”很多在我們看來不幸的事亦是如此。
從前,有個國王,他很會治理國家,而且經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他有個很能幹的丞相,每當有什麼重要大事,他都會先請教這位丞相,聽聽這位部屬的真知灼見。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來,國王外出的計劃受阻。國王便問他身邊的丞相:“這場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一過,街道幹淨整潔,空氣清新。”
國王聽了很高興。
又一次,國王要外出巡視時,天氣非常炎熱,熱得國王汗流浹背,國王便問丞相:“這樣的熱天,出門好不好?”
丞相不假思索地說:“好!這樣的天氣是近日少有的,國王出巡,將會更加了解我國國情。”
國王覺得很有道理,便高興地出門了。
這位國王與丞相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打獵。國王每次打獵時,都隻有丞相相伴。
有一次,國王在檢查獵器時,不小心被獵器斬斷了一節拇指。他趕忙詢問丞相:“我的拇指被斬了一節,好不好?”
“好,國王陛下。”
國王聽後,滿腔怒氣,認為丞相落井下石,便下令將丞相關起來。
國王對關在牢房的丞相說:“現在你被關在牢房裏,好不好?”
“好。很好!”國王被他氣壞了。
“既然你認為好,便在這兒住幾天吧!”說完,他很生氣地走開了。
過了兩天,國王的打獵欲望發作,很想出去打獵,但又礙於麵子,不想釋放丞相,隻好一個人單獨去打獵了。
平時,丞相比較熟悉地理環境,因此,經常凱旋而歸。那天,國王一個人單獨打獵,在森林內追逐獵物,幾個鍾頭下來,一無所獲。國王很不開心,便騎馬四處尋覓獵物。
不久,太陽下山,飛鳥回巢。國王也累了,便從馬上下來牽著馬走。
突然,他發現四周的環境非常陌生,心想:“一定是迷了路。”突然,國王不小心跌進一個捕捉獵物的陷阱中。那陷阱很深,國王三番五次地想爬出去,但是都失敗了。
過了一會兒,他聽到一陣腳步聲越來越近,心中感到萬分高興,這回有救了!“救命啊!”國王大聲呼救。
上麵的人將他救了出來,不過,那些都是鄰國食人族的土人。那三五個土人將國王帶回部落。
當晚,食人族上下皆大歡喜,圍著國王唱歌跳舞。國王被綁在一個十字架上,腳下堆積著一堆木柴,土人準備點火,吃燒人肉。國王因語言無法溝通,隻好啞口無言,等待奇跡出現,不然就難逃一死了。儀式開始了,酋長指示眾人坐下。不久一名巫師便開始祭禮,他把清水噴在國王身上,然後逐步檢查他身體的各個部位。當他檢查到手時,便低聲感歎,不斷地搖頭歎息,眾人不知所以然,都感到很驚奇。
巫師對酋長說:“我們族人隻吃完整的動物,這種動物是不祥之物,因為他的拇指斷了一節!我們不可以吃他!”
酋長立刻去查看,果然發現國王的拇指少了一節,便下令放走國王。
國王劫後餘生揀回一條性命,非常激動,馬上趕到國都的監牢去見丞相。他一見到丞相,便抱著這位“恩臣”哭了起來。
“現在我才知道為什麼你說我斷了一節手指是件好事了,這個斷指救了我一命,我錯怪你了!”過後,國王又對丞相說,“我將你關在牢裏10多天,好不好?”
“好,很好!”
“為什麼?”國王不明白。
“陛下如果不把我抓進監牢,我一定會隨從您去打獵。我們都會一起被食人族抓去。您可以因為斷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無疑,因為我很完整啊!”
一時間,國王茅塞頓開,領悟了一個道理:每件事都有其兩麵性,是好,是壞,都在於你自己。
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生總是福禍參半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有“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心態。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快樂每一天。人生不可避免地要經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事情也並不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的。人生除了堅強、勇敢,還需要樂觀。
總之,接受所有發生的事情吧,多點兒樂觀精神,多把事情往好處想,不要讓失意的事情來影響你的情緒。
掌控情緒,學會不生氣
生氣就好比一把利劍,劍鋒所向,劃傷幸福。當你生氣的時候,身邊的人會對你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