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工作邊創業主要應注意什麼
在這個創業浪潮“洶湧澎湃”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但由於工作時間緊、資金有限、缺乏經驗等各種原因,這些胸懷夢想的人不得不繼續徘徊在自主創業的大門之外。於是就有人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一邊工作,一邊創業。聽起來倒是不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1 如果不想太冒險,先從兼職幹起吧
對於不想冒任何風險而又想嚐試一下創業滋味的上班族來說,兼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上班族做兼職不再是什麼稀奇事。兼職的種類較多,職位也有高有低,具體情況視個人能力和機遇而有所不同。不過,無論選擇做哪種兼職,都可以達到鍛煉個人能力、積累經驗的目的,同時還可以積累一定量的資金。兼職既不會占用上班時間,又不用對目前的工作忍痛割愛,正好能夠彌補想創業的上班族的短板,可謂一舉兩得。
在選擇兼職的時候,需要注意一點,就是要與自己的特長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相結合。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縮短自主創業的距離,如果陷入到為兼職而兼職,為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忘記了對自己能力的鍛煉和資源的積累,未免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2 兼職隻是兼職,避免本末倒置
上班族創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中積累的資源和建立的人脈關係,來為自己未來的事業奠定基礎。我有一個朋友原來在一家電腦圖像製作公司工作,在工作中與很多單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積累了豐富的人脈。時機成熟後,他辭去了原來的工作,自己成立了一個電腦圖像工作室。這一工作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輕車熟路,因此他幾乎沒有冒任何風險,便踏上了成功之路。
這方麵需要注意的是,在離職創業之前,不能將單位生意與個人生意本末倒置,甚至有利可圖的生意就歸自己,那些無利可圖或者虧本的生意就歸單位,這樣做不僅違背了做人最起碼的道德,而且還可能會受到法律的製裁。另外,要掌握好時間和精力,不能因為自己的創業活動而影響自己所在單位的正常工作。
3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有些上班族沒有充足的時間來自己創業,但可以提供一定的資金,或者擁有一定的業務經驗和業務渠道,這種情況下可以尋找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創業。找合夥人一起創業需要注意的是:責、權、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麵文字,有雙方簽字,有見證人,以免到時候發生糾紛而空口無憑。
4 仔細權衡,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
據某機構的一份調查顯示,上班族最熱衷的創業項目一共有10個,分別是:擺地攤賣服裝飾品;炸雞排、鹹酥雞等小吃攤;咖啡店;網上開店;便利商店;飲料冰品店;連鎖加盟餐飲;語言補習班;升學補習班;瘦身美容用品或服務。不難發現,這10個項目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投資較少,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管理相對簡單,不需要創業者長年累月地盯著。
此外,可以選擇做一個好的產品代理。隨便翻開報紙、雜誌,到處可見尋找產品代理的廣告。有些人對此類廣告抱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其實裏麵同樣隱藏著商機,關鍵在於如何“沙裏淘金”。想做代理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幾條原則:
(1)盡量不選擇大公司和成熟產品。一般來說,這類產品的市場已經比較穩定,但利潤空間小,條件苛刻,對創業者的投資實力要求很高。
(2)產品要有獨特性,進入門檻要高。有些產品本身不錯,但太容易仿造,市場一旦打開,跟風者一哄而上,很快就又垮掉了。這種情況下損失最大的,除了廠家就是代理商。
(3)最好直接與生產廠家聯係。如果打算做二手、三手代理商,有三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第一,上級代理商留出的利潤空間是否足夠;第二,上級代理商的人品與信譽;第三,上級代理商與生產廠家的關係。
專家支招
問:大學畢業後,我想自己做點生意,但資金和經驗都比較有限。請問,如果要找合夥人一起投資,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答:在創業初期,假如需要找一個合作夥伴的話,建議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學、同事、親戚中尋找,此後就要靠製度和契約來保證各方的責、權、利。因為人是會變的,感情也會變,有製度和契約作為一種保障,就可以平靜地處理分歧和糾紛,不會造成“兄弟反目”、“朋友變仇人”的結果。
投資自我是最大的投資
經濟學有一個論點:任何一項投資,都有其不可測的風險。即使是投資經驗最豐富的理財專家,也不敢斷言某種投資行為能夠穩賺不賠。然而,有一種投資卻絕對有益無害,而且投資越多回報也就越多,那就是自我投資!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自我投資都有著非凡的價值,它更直接地關係著一個人的人生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走向成功。所謂自我投資,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趨勢所投下的心力和精力。換句話說,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希望在有生之年實現哪些願望,都必須早作計劃,然後一步步地投入有形或無形的資金,最終達到“利益的最大化”,即化夢想為現實。
自我投資和一般商業性投資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隻要投入就有收益,而且時間越久,獲益越多。更重要的一點,自我投資絕對不會像炒股一樣,稍有不慎就會血本無歸。而且,在你獲益之後,就算他人再覬覦你的成就,也無法從你身上搶走一分一毫。
自我投資的實質意義,就是進行自我充實,包括學識、思想觀念、為人處世、專業技術以及藝術修養等,它的先決條件建立在自我開發之上。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許多潛在的能力,如果不去挖掘,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展示其魅力,但如果加以開發利用,它往往會產生令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起吳士宏,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她從一名普通護士成長為微軟公司總經理的傳奇故事。吳士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自我的不斷投資。
吳士宏沒有任何高深的背景,也未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在北京椿樹醫院做護士期間,通過自學獲得英語大專文憑,隨後通過外企服務公司進入IBM公司,做“行政專員”,其實與打雜無異。但是她憑借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意誌和精神,不斷地投資自己,給自己加碼。
在她的自傳裏,曾經描述過一場對她來說幾乎是人生轉折點的考試。IBM公司有一個計算機資格考試,說誰能通過這個考試,就可以到香港參加培訓,吳士宏下定決心要參加這個考試。但她當時並不具備考試資格,於是越級跑到人事部經理處多次要求,希望能給她一個機會,如果考試通不過,她甘願被解雇。因為她是越級要求參加考試,由此引來直管上司的不滿,但她卻一試而過,一些有學曆的,甚至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人都落在了她後麵,去香港培訓非她莫屬。
有了香港培訓的經曆,吳士宏不再做後勤,而成為了公司的銷售員,這一幹就是5年。在這5年中,她由於業績非凡,開始出任IBM華南分公司總經理,被同行稱為“南天王”。1997年,她升職任IBM中國銷售總經理。1998年,她離開工作了整整12年的IBM,受聘於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登上職業經理人的一個高峰。
“一個人如果總是在一個沒有大波浪的平緩狀態中生活,也許等他到白頭時,回頭一看,才發現那麼多日子已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在其自傳《逆風飛揚》中,吳士宏這樣寫道。
或許你從不知道自己有某方麵的能力或缺陷,也從不曾想要去發現,隻是機械地重複著一天又一天。可能你會覺得疲憊、沉悶、無聊,但又找不出原因。這時,何不好好檢視一下自己呢?除了基本資料之外,自己尚有哪些資產?比如,自己喜歡什麼,會些什麼,有沒有什麼技能……這些資產,都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需要不斷地投資來獲得。假如一個人平常既不看書又不聽音樂,既不愛旅行又討厭動物,而且還不屑於學習任何新事物,從不對自己作任何投資,這樣的人生自然會很乏味。
及時對自己進行投資吧!自我投資的另一好處就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會遲。隻要你肯,今天的投資必然會造就明天豐碩的收獲。
專家支招
問:我是朋友們中間最為有名的“月光女”,他們都說我應該適當提高一下FQ了。其實我也不想成為敗家女的,可FQ的提高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該從哪一點做起呢?
答:首先,能認識到自己在理財觀念上的不足,就說明你已經在進步了。FQ與IQ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FQ可以通過一定的學習和鍛煉得到很大的提高,而IQ就不一定了。具備高FQ的人,必須具有一定的財務知識、投資知識、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的知識。要增加這些知識,首先就是去學習,平時多瀏覽這方麵的書籍和雜誌,一定會受益匪淺。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接觸到這樣或那樣的理財信息,對此給予一定的關注,並不斷地積累和總結,相信終有所獲。當然,如果有機會參加理財類的培訓或研討,聽聽專家或實踐者的經驗或教訓,對於提高自己的FQ會大有裨益。
再次,就是在實踐中不斷進行鍛煉,總結經驗教訓,逐步提高理財能力。
創業的風險知多少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在某一特定環境下,可能發生的某種危險。換句話說,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裏,人們所期望達到的目標與實際出現的結果之間產生的距離,主要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等要素構成。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在一個大雪天,正處於下班高峰期的時候,有個人騎著既沒閘又沒鈴的自行車從家裏出發,準備去購物中心買東西,不幸半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對這一事件進行簡單的分析:下雪天、車流高峰期、沒閘沒鈴的自行車,這都屬於風險的因素,交通事故就是風險事故,而當事人所受到的意外傷害就是本次風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失。
這個突發的事件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外發生,風險幾乎無處不在。但是,沒有人會因為風險的存在就停止做任何事情,也沒有人為了躲避風險就拒絕做任何事。正如不能因噎廢食一樣,雖然風險重重,但太陽照常升起。
創業也是如此。不管選擇在什麼行業創業,都存在風險。有的人能很好地預測風險,所以巧妙地避開了,而有些人則因為無法預料潛在的風險,或者在風險來臨時沒有采取對應的措施,在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中一蹶不振,東山難再起。那麼,在創業的過程中一般會潛藏著什麼樣的風險呢?
1 管理風險
在所有創業風險中,最大的風險就是管理風險。老板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者。在選人用人方麵,一定要任人唯賢,切忌任人唯親。選一個好的管理人才,必須看他是否具有以下三個方麵的能力:一是知識、技能及運用能力;二是個人特質及運用能力;三是日常言行舉止所顯示出的對工作、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選擇一個好的管理者,企業就具備了一定的管理能力,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2 法律風險
企業要及時妥善地解決好法律風險問題,否則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假如企業因為違反合同被起訴,就要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利潤損失;而如果違反了經營法規,就會受到行政罰款。
3 盲目投資風險
任何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隻有在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做出的投資決策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僅憑一時的熱情和衝動,盲目地聽從他人的意見或“隨大流”,必會帶來始料未及的損失。
4 人才流失風險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說到底還是人才在起作用。誰擁有了人才,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反之,就失去了競爭的先決條件。
5 財務風險
在經營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經營管理不善,造成資金短缺或周轉困難,從而對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嚴重時還會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
6 市場風險
指企業所開發的產品或者不能適應市場需要,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不過關;或者售後服務跟不上;或者銷售渠道不暢通,各種綜合因素加在一起,導致沒有市場競爭力。
7 詐騙風險
創業前期,業務開發會有一定難度,所以就很容易對送上門來的業務失去警惕性,導致上當受騙。因此,在創業初期尤其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強烈的防詐騙意識。
當然,創業的風險遠不止這些,它幾乎貫穿於創業、經營的整個過程。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得有勇氣承受來自四麵八方的風險,同時還要學會巧妙地規避風險。風險承受能力的強弱,也會最終決定一個人在創業的路上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