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及時更新升級理財思維——觀念篇(1 / 3)

把貧窮從思想上徹底終結掉

生活中從來不乏這樣的人,羨慕人家住在灑滿陽光的大房子裏共享天倫之樂、開著酷酷的車子聽著音樂放飛心情、時不時招呼一幫朋友趁著假期到周邊城市來個自駕遊……不過羨慕歸羨慕,摸摸自己的口袋,就知道自己離這樣的生活何止差了十萬八千裏。於是抱怨完了上天的不公,回頭接著老老實實地“俯首甘為孺子牛”,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

回想當初,自己也曾經是這些“孺子牛”中的一員,每天按部就班,任勞任怨。偶爾有一天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人,為什麼自己和人家的差距會有這麼大?拋卻“富二代”這一特殊的群體,其實大部分人走上富裕的道路全憑自己的努力,聰明好學是少不了的,但更加不可缺少的是一種積極的理財觀念,這才是讓咱們這些“孺子牛”早日脫離貧窮的製勝法寶。從現在開始,摒棄那些曾經讓你甘於平庸生活的想法吧,要想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首先得更新一下你的頭腦,讓理財觀念根植其中,將“貧窮”從你的人生字典裏徹底刪除。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侖?希爾博士說過:“世界上一切的財富和一切的成功都始於一個人觀念的轉變。”觀念的轉變有多重要,看過下麵這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個乞丐心滿意足地躺在地上,在他前麵有一根討飯棍和一隻破碗。

一天,一個穿戴整齊的年輕律師出現在乞丐麵前。律師對他說:“您好,您的一個遠房親戚不幸去世了,留下了3000萬美元的遺產。根據我們的調查,您將是這筆財產的唯一繼承人,所以請您在這份文件上簽字,這筆遺產就將屬於您了。”

一瞬間,這個一無所有的乞丐變成了千萬富翁。

有人問他:“得到這筆3000萬美元的遺產後,你最想幹的事是什麼?”

乞丐翻身回答道:“我首先得去買一隻像樣一點的碗,然後再去買根漂亮的棍子,這樣就可以像模像樣地去要飯了。”

可憐的乞丐啊!即使在擁有了千萬遺產之後,他依然還是一名乞丐,至多討飯的工具比別人漂亮一些而已,可這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套著一副“貧窮”的心理枷鎖,即使拿著金碗,他也無法逃脫討飯的命運。看到這裏,我們除了對乞丐的做法報以一笑之外,是不是也該檢討一下自己關於理財的一些“枷鎖”呢?比如,我天生就對數字不敏感,一看到數字我就犯暈,更別提去研究那些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了;理財那都是有錢以後的事情,我現在都快身無分文了,沒什麼可理的嘛;讓我記賬?行不通的,根本堅持不了幾天,再說記了也沒用啊,反正我是典型的“月光族”,每月都花光光;我是窮人啊,哪兒用得著考慮理財的問題,要不等我哪天中了500萬再說吧……

可愛的“月光公主”們,每個月在商場裏為名牌服裝、高檔化妝品刷卡的時候固然很爽,可掰著手指等待發薪水去還信用卡的心情想必也不怎麼好受吧。既然有能力去買新款的名牌服裝,去買一套又一套價格不菲的化妝品,那我建議你立刻轉變自己的消費觀念,並且加入到浩浩蕩蕩的理財大軍中。“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隻有真正對理財“動了心思”,才能掙脫頭腦中“貧窮”的枷鎖,由“月光公主(王子)”成為一個如假包換的理財高手。

專家支招

問:我現在的月工資很低,每個月除去房租、夥食費、交通費、通信費等,基本上就沒什麼錢了。請問像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理財呢?

答: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大多經濟基礎薄弱,如果希望在短期內獲得高額的理財報酬,顯然是不現實的。不知道你的月薪到底有多少,如果每月都所剩無幾,是否有下列因素存在:平時出入經常打車,或者經常和朋友毫無時間觀念地煲電話粥,或者每月都添置幾款新衣服……一次兩次可能算不了什麼,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其實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建議你在一些生活細節上注意節省開支,利用業餘時間多學習一些理財知識,了解相關的理財技巧,學會借助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多留意財經消息。有計劃地進行儲蓄,每個月將薪水的20%~30%存起來,是一種不錯的理財方式。理財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有句話說:“你理財一生,財才能理你一生。”投資理財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基本需求,如同衣、食、住、行一樣重要。人的一生,不管處在哪個階段,不管是哪種生活需求,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撐。放棄理財,也就放棄了成就夢想的重要機會。

架不住我時常嘮叨理財的種種好處,我們朋友中間著名的“月光公主”小翊,突然有一天向我們高聲宣布:“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做月光公主了,你們就瞧好吧,5年後的今天,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財女’!”接下來的日子,小翊煞有介事地買了好多關於理財的書,認真研讀,並且不時找我討論:“下月的薪水我打算拿出一半來進行投資,是買基金好呢還是買股票好呢?要不先去買份保險……”我跟她說,理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你今天理財,明天就成了百萬富翁,需要長期堅持。理財的最開始,是要先學會記賬,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月末的時候來個小總結,看哪些錢是可以不花的,在以後的消費中就要盡量避免這些沒必要的開支。至於投資,大可不必操之過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我接到了小翊的電話:“我天天都在記賬,可到月底的時候還是花光了全部薪水,一點結餘都沒有,還理個什麼財啊!我那偉大的理財計劃,原來隻是個美麗的肥皂泡泡,隻絢爛了一下就‘啪’地破滅了。”聽完小翊的抱怨,我隻能說一句:“理財,絕非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它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任務。”

其實,理財的最佳方式並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資技巧,隻要你掌握正確的理財觀念,並且持之以恒,若幹年之後——人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在理財方麵,有三句非常經典的話:每月儲蓄30%工資,先儲蓄,後消費;投資年回報10%以上;年年堅持,堅持10年以上。最後一條最為關鍵,一切貴在堅持。如果理財的效果如此立竿見影,那我們豈不是早就成了百萬富翁?當然,也有一些人曾想過要存一些錢,但是他們總是將每個月的薪水都先用來消費,到月末如果能剩下了就存起來,剩不下就算了,等下個月再存。結果可想而知,明日複明日,最終還是做了月光族。

堅持,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也是許多目標的開始。那麼,理財與堅持又有什麼必然的聯係呢?事實上,對於理財而言,時間才是根本。尤其是像小翊這樣的白領階層,他們往往隻為滿足一時的購物欲望而忽略了理財的必要條件——時間。其實,時間就是成本,任何一種理財產品都需要有時間的保障,需要堅持。正如目前跌宕起伏的股市,大盤指數時而暴跌,時而回補迅速創高。場外觀望的資金能否堅持等待大盤回補缺口或回調建倉,場內資金是否堅持對大盤走勢的判斷及時調整倉位?這一切,都在堅持之中。

理財猶如求知,是一條漫漫長路,延及終身。它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更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

專家支招

問:我的月收入很一般,周圍同事和我的收入也差不多,但為什麼看上去他們的生活要比我的好很多呢?請問我應選擇哪種理財方式,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水平迅速上一個台階?

答: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理財也是如此,它需要的是正確的方式和耐心的等待。所謂正確的方式,就是作為投資者,你必須認識到投資收益的重要性。比如說,8%的年收益也許很容易實現,但如果連續40年收益達到8%,那就很難了。可是假如你每年存1萬元,年收益能夠保證在8%,40年以後,你的總資本將達到驚人的4.28億!因此,理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你有恒久的耐心。控製情緒是向理財致富邁出的第一步

上大學的時候,我承認自己的理財觀念十分淡薄,自認為最成功的理財案例就是將爸媽在開學時一次性給予的生活費傳奇般地花到學期末,其間沒有再向家裏要過一分錢。畢業之後,在周圍同事的熏陶下,才算是對理財有了全新的正確的認識,也開始想著如何才能向理財致富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在投資理財方麵,有收益自然就會有風險。在很多情況下,比如投資股票或不動產,收益的獲得具有不確定性,簡而言之,就是有可能賺錢,也有可能虧本,還有可能就是不賺也不賠。這種不確定性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險。在進行投資的時候,首先要明白一點,就是收益與風險並存,它們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相伴而生,如影隨形。世界上沒有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產品,要想獲得高收益,就要有承受高風險的心理素質。

我的同事Helen曾是一個狂熱的股票投資者。剛參加工作不久,她就在一家證券公司開戶,投資全部家當一萬元買了兩隻藍籌股。起初,股市的收益讓她對股票投資信心十足,時常在閑聊時暢想她新年時的馬爾代夫遊,這是她念念不忘的一個夢想。可是,市場變幻莫測,沒過幾個月,她的賬戶出現了虧損。眼看著美夢成為泡影,Helen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出。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虧損額越來越大。那些日子,股市的沉浮就是她臉上的晴雨表,下跌的股票使得她情緒十分不穩定,甚至連工作都受到影響。後來在她男友的寬慰以及答應一定幫她實現馬爾代夫之夢以後,她才漸漸從懊惱而煩躁的心理困境中走出來。再後來,她說起這次投資挫折時,不無感慨地對我們說,要想獲利先要強“心”,隻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讓自己成為勝者。

Helen是幸運而有悟性的,雖然她的理財之路遭遇了一些坎坷,但也有很大的收獲。從這次挫折中,她悟出了一個道理:在當今時代,具備投資理念和一定的理財技巧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還要有一顆堅忍的“理財之心”。勝不驕,敗不餒,既是兵家之道,也是理財之道啊!

“學會做一個有耐心的投資者”絕對是邁向成功致富的必經之路。想要追求成功的投資,在進行決策時要遵循下列原則:

1 將行情趨勢拋在腦後

理財分析師比較喜歡討論未來的市場走勢,然而所有的預測都是準確的嗎?假如你翻開兩三個月的數據,再與這些分析師的預測做個比較,就會發現起碼有一半以上的預測是不準的。既然不準,為何大多數投資人還要持續關注這些分析師的言論呢?因為他們太健忘,而且依賴心理太強。耐心等待、明辨是非是每一個投資者必須建立的觀念,不是說這些數據沒有任何參考性,而是說要對這些數據抱一些懷疑的態度,隨時都要檢查其準確度。任何消息和分析都不能夠保證你在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穩賺不賠,因此沒有必要每天都盯著大盤,為了在日線圖的起伏中抓住下一秒的變化而抓耳撓腮。

2 長期投資才能彰顯價值

別再迷信炒短線能夠一夜致富的傳奇了,長期投資是多數人可以掌握的投資秘訣,隻要投資期夠長,發生各種不可預測風險的幾率平均分散後,出現超額回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能夠做到“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的確不容易,但是許多投資經驗都表明,頻繁地買進賣出,隻會增加投資人的投資成本(對於一些大額的投資,做短線頻繁買進賣出的話,隻手續費這一項就夠多的),而且還有可能導致更大麵積的虧損。所謂“欲速則不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投資理財方麵,一種自負盈虧的心態可以說是投資者最基本的心理素質。投資者應當完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此外,還要根據自己原有的生活狀態量力而行,對自己的能力和心理都有一定的認知,能夠很好地把握和調控情緒。在投資遭遇挫折的時候,應當具備一定的反思意識,避免將不良情緒肆意擴散,從而影響到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專家支招

問:最近運氣特別差,剛賣出的股票繼續上漲了,買進的股票卻套進去了,唉,老這麼忽上忽下的,我的心髒都快受不了了。最近房價一路飆升,請問我是該繼續堅持股票投資還是買幾套房子劃算?

答:相信很多股民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曆和迷茫。這就是心態,在股票投資中,投資心態對收益的影響非常重要。不過,你要是真正考慮繼續投資股票還是買房時,首先應該對自己的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政策環境做一個全盤考慮。買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做投資尤其能考驗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徜徉在資本市場的人們,不僅要賺得起,還要輸得起,因為隻要是投資就必然伴隨著風險。建議你不要把投資當成生活的全部內容,避免因資本市場暴漲而欣喜若狂,因暴跌而垂頭喪氣。否則,投資隻會成為你沉重的精神負擔。“我是誰”——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