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個出色的科學家,不久前聽說他大病了一場,進了醫院,原因很簡單,積勞成疾,加上工作壓力使得他的精神難以承受,現在,他隻能夠待在家裏麵。看到他,覺得可惜,但是又能夠說什麼呢?隻有在心裏麵希望他,快一點恢複。
人的身體就好像一部機器,總是不斷損耗,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需要檢修。有的時候,人就是有點懶惰,如果是一點點的小毛病,沒有阻礙到機器的運轉,就當做看不到。隻是當這些小毛病累積起來,終於讓這部機器停下來的時候,運氣好,還能大修,運氣不好,就報廢了。
這個過程,是不能夠來第二次的。
就好像,人的生命也不能夠take two,再來一次。
身體的健康,總是能夠得到的,隻要自己肯花心思,花時間,流汗水,不怕辛苦。但是心理的健康,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要有健康的心理,依靠的隻有自己。心理醫生可以給予理論上的、技巧上的一些幫助,但是真正去體會、去解決麵對的困擾,隻有靠自己。
七年之後
年初的時候,突然痛下決心,準備減肥。到不是因為工作壓力,畢竟是做電視媒體工作,要顧及鏡頭前的形象問題,反正已經胖了好幾年,也被人問起過,我從來都不在意,以為隻要自己的家人不在乎、自己不在乎的話,別人的感受,並不在我的考慮之內。
下決心,是發現肥胖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狀態,因為不健康的飲食以及作息習慣,開始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工作,太容易疲勞。
半年下來,減了二十多斤,人感覺精神多了,最重要的,是養成了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再不吃早餐,也不再吃的毫無節製。
這兩年,總是會聽到一些不好的消息,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同齡人,又有誰猝死在工作崗位上。
這是讓人唏噓的事情,不單單是為了離去的人,也為了他們的親人,畢竟這個年紀,有了家庭,絕大部分都已經為人父母,這個時候撒手而去,留下的人,要在以後的日子裏麵,承受多大的痛苦。
人到中年,忽然發現,熬一次通宵,花一個星期也補不回來,記憶大不如前。很多事情,已經不能夠依靠自己的記憶,於是需要隨身準備一本記事本。最讓自己感到有點恐慌的是,看不到近距離的東西了,原來覺得很是遙遠的老花眼,已經開始發生在自己身上。看到鏡子裏麵已經無法被忽略的白頭發,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人,總是要慢慢衰老。
也因為這樣,偶爾也會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天,突然離自己的家人而去,他們接下來的生活,會過得好不好?
於是,終於懂得,健康,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擁有健康,其實也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負責。可惜,自己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這樣的道理,總是要到失去的時候,或者經曆病痛的時候,才明白健康的珍貴,而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
年輕的時候,為了工作熬通宵,或者是為了應酬而毫無節製地喝酒,甚至隻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好吃,而瘋狂飲食。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從來沒有想過,在未來的某一天,所有的這些,會有一個質變,變成病痛,或者是更加糟糕的結果。而人總是有惰性,曾經還堅持運動,但是很快,工作忙碌,沒有時間變成了最好的借口,而這種懶惰也會傳染給家人,特別是孩子,每當家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批評、提醒自己沒有帶動全家健康生活,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心裏麵卻很清楚,說的一點沒有錯。
還好,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這一點上天還算公平,隻要有付出,總是能夠得到,隻不過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忽略得太久,要彌補的話,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而已,一開頭會覺得難以忍受,但是隻要堅持,也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大家抱怨汙染的空氣,不可靠的食物,這些外部的東西,躲無可躲,但是生活的方式自己可以選擇。作息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如果把這些自己可控的東西都放棄了,那何來負責任的生活,怎麼為自己的生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