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版社的編輯找到我,提出要再版“行走中的玫瑰”的時候,有點猶豫,因為畢竟那是七年前的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肯定會有一定的變化。其實有的時候想到這本書,我驚訝於自己當年的坦率,因為,裏麵的內容,過於私人化了。
但是很快,我又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提議說,不如這樣,每一個標題後麵,我加上一點現在的想法,因為我很想看看,現在的自己,到底又有了怎樣的不同。
於是,我隻是看那些標題,沒有去重看裏麵的文字,因為這件事情,我要等到我寫完之後,才會去做。
終於,寫完了。寫的很艱難,原本因為這些話題,寫起來應該很隨手拈來的,我甚至有點不明白自己,居然會起這樣大的一個個標題,而當時居然會覺得自己可以駕馭這些。
也許正是因為,無知者無畏,也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沒有比較,哪來成長?而比較總是回看的那一刻,做好此時此刻,也就足夠,享受人生不同階段的每一點樂趣。
七年的時間,看看自己過去和現在的文字,最大的變化,我想,我不再隻看到個人的自我成長,而是學會了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社會裏麵。因為這些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一個人,能夠脫離一個社會和群體,而個人的修養和成長,如果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價值體係的話,到了某一個時候,就會失去方向。
於是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要一種怎樣的生活?
我和我這個時代的人們,都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既得利益者,過去,我把自己的機遇,會更多的歸功於個人的努力,但是現在,我明白,更大程度,得益於這個社會和時代,就好像我在過去一直所說的,我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個記者,在於我選擇的媒體,鳳凰衛視所提供的平台,而鳳凰衛視的發展,得益於這個社會給媒體的空間,以及人們對於資訊的渴望。
因為得到的多,所以,更有責任回報這個社會。分享自己成長的經曆,思考問題的方式,也算是其中的一種方式,是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種方式。
——閭丘露薇
2011年11月30日 離開北京的飛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