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之選材篇·

一個可愛又能幹的小女生

張祥瑋

我是一個小女生,一個可愛又能幹的小女生。

不敢發言的小女生

在學校裏,老師上課一提問,我的心就“怦怦”直跳,就怕老師叫到我,因此我就呆呆地坐著一言不發。老師苦口婆心地在班裏勸說我們大膽發言,但是收效不大,上課發言的仍然還是那幾位同學。最後老師忍無可忍,毫不留情地說:“以後上課誰不舉手,就罰抄三遍課文,我可不管課文有多長!”我聽了當然目瞪口呆,那樣豈不就……第二天,眼看就要下課了,我還沒有發過一次言呢!怎麼辦呀?這時,老師提了最後一個問題,我無奈地舉起手,結果回答得磕磕絆絆,唉……

個性十足的小女生

在一節美術課上,我們欣賞齊白石的畫——一群蝦。之後,美術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觀後感。同學們都說齊白石畫得好,我卻怎麼也看不出來那畫好在哪裏,心想:還大畫家呢,還不如小朋友的水彩畫好看。於是我在觀後感中寫道:這蝦畫得線條重重疊疊,不像蝦,倒有點像蟑螂。老師問我:“你為什麼這樣寫?”我不甘示弱,理直氣壯地說:“事實擺在眼前,你看它的兩個長胡須不就像蟑螂嗎?我隻不過寫出了我的真實想法!”氣得老師直冒煙,給我打了個大大的“叉”……

幹活能手小女生

在家裏我可是個幹活能手。

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就開始準備晚飯。這樣,媽媽回來後把菜炒好就可以開飯了。吃完飯後,我又開始刷鍋洗碗,洗得可幹淨了。每逢周六,我還會幫助爸爸媽媽打掃衛生。過年時,我還和爸爸進行大掃除呢,房子被我們打掃得幹幹淨淨的。爸爸媽媽都誇我是個幹活的小能手呢!

寫作高手小女生

我特別喜歡寫作文,是我們學校有名的“小作家”。我已經發表了30多篇文章,有的還獲獎了。告訴你我的寫作秘訣吧,每天我都堅持寫日記,基本上每周都寫一篇文章。在弟弟家,我會天天給他編故事。這樣既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又讓他在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有一次,他還被我的故事感動得哭了呢!明白了吧?你也可以試試。

這就是我,一個可愛又能幹的小女生!

名師精評

上課不敢發言、勇於表達看法、打理家務、寫作,小作者從四個方麵將自己可愛又能幹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麵前。文章內容豐富,首尾照應,語言簡潔。小標題形式的運用使得文章層次分明。

衝刺100++

“幹活能手小女生”“寫作高手小女生”這兩部分稍顯遜色,如果不是用概述性的語言,而是以具體的事例來表現自己這兩個特點的話,人物形象會更生動。

爸爸是“章魚哥”

張藍天

在我們班上,有一大群“動物”:姓楊的是“羊”,姓劉的是“牛”

,姓吳的是“蜈蚣”,姓胡的是“虎”,我姓張,躲開了“蟑螂”,卻成了“章魚”。可我覺得自己根本不像章魚。章魚愛吃海鮮,我卻討厭吃海鮮;章魚生活在大海裏,我卻對大海沒有絲毫的向往。我總覺得自己是一隻冒牌的“章魚”。

哈哈!我想到了,爸爸才是真正的“章魚哥”!爸爸喜歡吃墨魚和貝殼肉,總說它們味道鮮美。他熱愛大海,認為藍天和大海是最美的風景,再配上兩岸的椰樹,清風徐來,碧波蕩漾,更是美不勝收。章魚很瘦,爸爸也很瘦。爸爸經常遊泳,他本來很瘦的腰更細了,就算褲腰帶縮到最緊,也還總是要掉。媽媽羨慕地說:“哇!可以去學跳舞了,多麼苗條的身材!”

說爸爸是個典型的“章魚哥”一點也不誇張,那是因為他具備了更重要的一點——料事如神。說到這兒,我不得不談到南非世界杯。這屆世界杯上除了精彩紛呈的賽事外,最令人稱奇的是一隻章魚猜中了12場比賽的結果,於是,它被尊稱為“章魚哥”。而爸爸,也是名副其實的“預言家”。

有一次,教育局的領導要來學校抽查測試,從五年級的五個班裏選一個班抽考數學。我回到家和爸爸說了此事,並開玩笑地問他:“你覺得會是哪個班?”爸爸沉思了一會兒:“嗯,一定是502班。”我不以為然:“也許是503班呢。

”第二天早上抽查的人來了,果然抽中了502班,我們班逃過了一劫。哇,爸爸說中了!

還有一回,我和爸爸去一家飯店吃飯。那家店是老字號,顧客還算多。吃飽喝足後,由於爸爸認識店主,他們便開心地聊了起來。店主說他想開一家藥店,爸爸建議他不要草率行事,但他不聽,說馬上要開張了。爸爸搖了搖頭,出了門,對我說,這家店一定會倒閉的。我有些驚訝:生意這麼好,可能嗎?過了不久,路過那兒,那家店果然換了新招牌!我問爸爸為什麼猜得那麼準。爸爸回答:“那位店主雖然雄心勃勃,但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他應該先把飯店打理好了,才可以辦其他事。可他現在好比是東打一口井,西打一口井,都是淺嚐輒止,哪有水出來啊?”啊,爸爸的學問可真深,而且分析能力還很強呢!

瞧,爸爸多像那隻料事如神的“章魚哥”啊!我時常想象他是一條章魚的模樣:動作慢悠悠的,蜷縮在珊瑚旁呼呼大睡,即使海星爬到頭上也不會醒來。我永遠愛著這個“章魚哥”。

名師精評

“爸爸是‘章魚哥’”這個標題新鮮有趣,讓讀者對爸爸為什麼是“章魚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作者先介紹了爸爸的愛好、身材,將其與章魚聯係起來,接著點明他料事如神的特點,穿插了對真正的“章魚哥”——一隻

屢屢猜中南非世界杯比賽結果的章魚的介紹後,便記敘兩個典型事例,使爸爸成了名副其實的“章魚哥”,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構思精巧,可謂懸念迭起,充滿童真童趣,讓人讀完覺得意猶未盡。

衝刺100++

小作者在開頭故弄玄虛,是為下文爸爸的出場做鋪墊,但顯得不夠簡潔。記得開頭要盡快進入正題,懸念的設置也要恰到好處哦。

我們班的“怪老師”

佚名

“陸老師可真怪!”這就是我對陸老師的評價。

陸老師教我們數學。剛升入五年級,我就做好了承受大量作業的準備,畢竟是高年級了嘛。可開學第一天,陸老師隻留了5道數學題。同學們歡呼雀躍,我冷眼旁觀,心想:別高興得太早,這不剛開學嗎?當然得悠著點,苦日子在後頭呢!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作業量始終隻有這麼點兒。我有些沉不住氣了,心裏直嘀咕:都五年級了,應該是“頭懸梁,錐刺股”,能這麼輕鬆?難道陸老師沒教過高年級?不像,她講課挺有經驗的。“怪!真是怪!”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陸老師留的題目也怪。乍一看,幾道題的形式差不多,可一分析起來,就會發現其中的差異——每道題都各有重點,絕不雷同。有一次,我在驗算時無意中發現有道題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就順手寫了下來。誰料第二天陸老師喜氣洋洋地走

進教室,美麗的大眼睛笑成了彎月牙。她舉起我的作業本,激動地說:“同學們,向這位同學學習吧,他不滿足於常見的解法,而是獨辟蹊徑,又想出了另一種更為簡便的辦法,真愛動腦筋!真會學數學!”看著全班同學投來羨慕的目光,我自豪極了,從此學數學的勁頭更足了。

“怪”老師真有怪辦法,一學期下來,我們班的數學成績直線上升。她怎麼這麼“神”呢?

一天,陸老師的備課筆記落在了教室。我無意中打開來,嗬!上麵寫得密密麻麻,都是習題。其中一些畫三角符號的,全是我們作業中經常出現的錯題!我驚呆了,也全明白了。陸老師花了許多心血備課,就是為了減輕我們的課業負擔,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怪”老師其實一點也不怪,她真是位好老師!

名師精評

文章內容集中,同樣是寫人物,小作者未落俗套,摒棄了外貌描寫,緊扣一個“怪”字,從布置作業這一方麵來突出老師對工作的盡職盡責和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文章開頭以“我們”對陸老師的評價切入,點明她“怪”的特點,然後以事例進行表現,結尾再次強調她的“怪”,並直接讚揚,層次井然。小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對陸老師的“怪”,先是“冷眼旁觀”“無可奈何”,後來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讚揚老師,感情真摯,成功刻畫了

陸老師的形象。

衝刺100++

作為一個覺得陸老師“怪”的學生,如果寫寫“我”和陸老師的對話,以此來豐富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文章會更精彩。

搗蛋大王

劉謹銘

上個學期,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同學,你可知道,這位老兄是出了名的“搗蛋大王”。不信?你就來瞧瞧!

“搗蛋大王”真名叫黃帥,可他並不帥:胖乎乎的臉,黑得像煤一樣。時間一長,同學們把他的真名都快忘記了,大家更喜歡叫他“蟋蟀”,因為他還真像蟋蟀一樣令人討厭,做事總是不管不顧,任意妄為。有一次課外活動,我和鍾依俊在教室裏下象棋。雙方正打得不分勝負時,也不知“蟋蟀”什麼時候湊過來的,偷偷抓住象棋紙的一個角,冷笑了一聲:“就這本事,還擺兵布陣呢?這盤是和棋,重下吧!”

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他用力一掀,把我們的棋子弄得滿地都是,然後一溜煙兒跑了出去,我們掃興極了!

哪裏熱鬧哪裏就有“蟋蟀”的影子,他總是跳來蹦去的,尋找破壞的機會。就是人多,他也不放在眼裏。我們下課後,經常在操場上丟沙包,七八個人有說有笑,玩得非常起勁兒。他“嗖”地一下躥進來,搶到沙包就給扔出圍牆外,嘴裏還埋怨大家:“怎麼不叫我呢?”等大家回過神來,他早已經不知道蹦趾到哪裏去了。唉!害得我們連

遊戲也玩不成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蟋蟀”不但和同學們搞惡作劇,有時也在課堂上給老師添亂。上課時,他喜歡在過道裏爬來爬去。上周三那節數學課,他又趁老師不注意,在過道裏爬起來,爬到同學旁邊去拉同學的腳。同學們怕他課下報複,都不敢出聲。老師一回頭,他又迅速回到座位上,大嘴咧咧地,拿著課本,裝模作樣地聽課。這次他又是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