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佳人難再尋(2)(1 / 1)

上天創造這樣美麗的人,卻又不讓她帶著美麗長存。武帝專門為李夫人修建了宮殿,希望可以與她在裏麵相會,失去她的生命就好像城郊淒惶的墳墓,充滿了憂傷和靜謐。劉徹在李夫人的墳塋那裏長久停留,從黑夜直到白天,秋日折落的桂枝就像美麗的李夫人一樣,讓人充滿思念,但是這思念卻永遠無法抵達彼岸,哪怕靈魂出竅,也始終無法抵達。隻能在銀河的這端,無謂地徘徊,縹緲之間,漸行漸遠。

言行之間全是對李夫人癡情絕對的思念,如果不是真的讀到這篇賦詞,誰又能相信這樣纏綿悱惻的愛戀之情會是出自劉徹的內心深處呢?這位被刻骨銘心記在了劉徹內心裏的北方佳人已經成為一縷香魂,飄然而去。

但是她的絕代風姿卻令昔日的漢武大帝肝腸寸斷,或許李夫人真的是對的,她以死換來了尊嚴,也換來了永世的思念。“慘鬱鬱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世間的生死相依太過頻繁,人們在已經忘記感動的時候,卻忽然為這樣一首賦而感傷起來。

美人芳蹤難覓,帝王情牽一線,這大概就是蘇軾詞中如同月圓月缺的情形一樣,此事古難全。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響不虛應,亦雲已兮。嫶妍太息,歎稚子兮。忄劉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豈約親兮?既往不來,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宮,不複故庭兮。嗚呼哀哉,想魂靈兮!

《李夫人賦》節選劉徹

武帝的哽咽,冥冥之中卻並沒有回應,就這樣隨風而逝吧!李夫人留下的孩子還小,因為當初約定好要好好照顧他,便不能因為思念而使得自己身體削弱,不願意再回到原來相愛的宮殿裏,因為死亡真的無可挽回。

嗚呼哀哉,冥冥之中的天意就真的這般殘忍,將你帶走便不留下絲毫的痕跡。嗚呼哀哉,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當初為何還要愛到痛徹心扉?嗚呼哀哉,但願你的魂靈可以安息,但願對你的思念可以永久。

帝王的情愛素來淺薄,不過李夫人卻能抓住劉徹一生的思念,可見英雄帝王也有內心柔軟的牽掛。雖然之後劉徹依然有很多的寵妃,但李夫人無疑已經深深地植入他的內心深處,這個女子美色傾國傾城,其心性更是無人能比。

皇宮,根本是一個不該有愛的地方,能存活下的思念少之又少,所以,李夫人將一生最痛苦的時光自己度過,為的就是博得劉徹那少之又少的思念。女人大多是神經纖細、情緒敏感的人,她們希望愛得徹底、愛得純粹,但李夫人大概是從一進宮就明白,她麵前的這位漢武大帝,她愛不起,也愛不完,與其最後孤苦收場,倒不如及早退出這段愛情。白居易曾為李夫人感言道:“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說得也對,李夫人對劉徹或許應當是感激的,如果不是劉徹的賞識,她縱使再如何傾國傾城,也隻能是“養在深閨人不識”了。而劉徹也應當一生保留著對李夫人的思念,這個女人不但將一切都奉獻給了他,還為他在這個世上留下了那麼溫馨的想念,比起那些後宮中隻知道博取他寵愛的女人來說,李夫人為他所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劉徹感慨:“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翩翩來遲。”李夫人是幸運的,她在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刻遇到了劉徹,又在一生最美麗的時刻離開了劉徹,讓劉徹還來不及不愛,她就在故事結束前提前走開了,讓故事永遠沒有了結局,隻留下那一連串省略號,畫出了故事無盡又無奈的尾聲。

李夫人與劉徹,因為特殊的生活環境,他們之間的感情存在的更多因素是知音知己,而愛隻是一個媒介而已。總的來說,愛本是緣分,隻是在那個時代,緣分已盡,佳人的翩躚離去,留下帝王的一生思念。

劉徹將李夫人的墓地安置在了自己的陵墓之中,生生世世地在一起,也算是彌補了帝王的一個遺憾。後來唐朝詩人李商隱遊覽漢武帝陵墓時,為其作詩一首:“通靈夜醮達清晨,承露盤晞甲帳春。王母不來方朔去,更須重見李夫人。”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連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