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麵包狼背後的故事(1 / 1)

※ 後記 麵包狼背後的故事

度密掉

大約是1997年,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小孩在吃一盒餅幹,餅幹是動物形狀的,有餅幹狼、餅幹豬、餅幹兔等等。我突發奇想,餅幹狼會不會吃掉其他餅幹動物呢?於是,我寫出一個餅幹狼的小故事。每次寫完文章,我會反複修改十幾遍,甚至幾十遍。得虧這個愛修改的習慣,能夠發現一些問題。修改的時候,感覺餅幹的形象比較呆板,於是改成了麵包。這樣,就有了麵包狼。

麵包狼係列故事,一個接一個,一本接一本,我寫了20多年。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已出版14本書,就像一列長長的火車,有了14節車廂,而且,還沒有結束。

我試圖以麵包狼皮特為主角,以故事巷為中心,創造一個規模宏大的童話王國。在這個童話王國裏,生活著眾多個性鮮明的童話形象。他們一一登場,演出好吃好玩好笑、有益有趣有用的故事。

其中,有很多偏正麵的形象,比如善良的麵包狼皮特、勤勞的老爺爺、頑皮的皮皮、愛學習的三三、大大咧咧的破爛熊、好運氣的大猩猩等等。他們的故事,讓小讀者領悟真善美,吸收正能量。

另外,還有一些偏反麵的形象,比如糊塗先生、貪心富婆、性急先生、牢騷大嫂、大灰狼、蒼蠅等等。他們的形象比較滑稽、可笑,提醒小讀者,也提醒我自己,不要染

上壞毛病:學會明辨是非,不當糊塗先生;學會分享,不當貪心富婆;學會從容,不當性急先生;學會寬容樂觀,不當牢騷大嫂;學會友善,不當大灰狼;學會自重,不當討厭的蒼蠅。

正麵形象碰到反麵形象,一定會發生矛盾,一定會出現戲劇衝突,這樣,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就有了“麵包狼的故事”係列。

“麵包狼的故事”係列,由許多長長短短的故事組成。這些故事,就像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積木,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排列組合,就像搭積木一樣。比如,以人物為線索,有麵包狼的故事、糊塗先生的故事、皮皮的故事、破爛熊的故事等等;以事件為線索,有上學的故事、開店的故事、曆險的故事、旅行的故事等等;以場景為線索,有學校故事、家庭故事、社區故事、森林故事……

多年來,我寫童話,還寫劇本。

在“麵包狼的故事”係列中,收了一些短小的舞台劇。我提倡一種最簡單的演出形式,叫作分角色朗讀。孩子們不需要排練,拿起劇本,分配角色就能演。三個孩子一台戲,給你一個劇本,你就是明星。

閱讀就像播種。在我們的心田裏,播下什麼種子,收獲什麼果實。請丟棄壞的種子,比如假、醜、惡;請選擇好的種子,比如快樂、健康、智慧、善良、誠信、美麗……

我一直在用心用力地製造好種子,播

種好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