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劉一眼的秘決(1 / 2)

天之道,補不足而損有餘,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九陰真經.上卷》

(哈哈,有讀者說,老是引用《促織經》太枯燥了,所以今天換成九陰真經,大家換換口味:)

老人在仔細的介紹完各色中的蟲王、名將後,小奇陷入了沉思,老人知道他需要時間好好消化、整理一下思路,也就沒有出聲打擾。

在聽老人介紹了這麼多名蟲後,小奇心中掠過一絲明悟,卻又感覺無法完全抓住。這些好蟲各有各的特點,但卻好象也有很多相同。

比如,各蟲的頭型,雖然有青圓、紫尖、黃方之說,但總歸是越大越好;再如鬥絲,雖然有青白、黃黃、紫紅的差別,但總以鬥絲清晰、沉隱,不中斷,間距大為好。

當下,小奇把自己的想法和張老爺子說了。老人眼中閃過異彩,顯然對小奇這麼快就能抓往這些好蟲的共通點感到非常滿意。不過卻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老人沉聲說道:“事到如今,其實我不說,你也能猜到個八、九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瞞你。其實我就是當年那個張少爺。”

盡管心中早有幾分猜測,可當老人真的親口說出來,小奇的心髒還是忍不住狂跳起來。必竟一個本來隻是傳說中的人物,現在這樣活生生的坐在自己麵前,如何不叫人激動?

也不管小奇心中如何想,老人接下去講:“當年我家因鬥蟋蟀被對手設局算計,損失慘重。這其中固然是為奸人所害,但與當時年青氣盛太過癡迷,不懂適可而止也不無關係。

當初金家派來騙我的那個劉一眼,我家對他甚厚,雖然最後還是背叛了我,但在蟲道上此人確有天縱之才。可能是他心感愧疚,因此在選蟲、識蟲方麵卻毫無保留的將心得盡數傳授給了我。如今我年紀也已不小,便把這其中的幾條秘決也一並傳了與你罷,免得這些秘決後繼無人。”

小奇心中一陣燥熱,要知道剛才的各色蟲王、名將特點,老人雖然講得很生動仔細,讓自己也很有明悟。但這些在別的書籍、古譜上也都多少有些記載,算不上特別珍貴。

但這獨門秘決,卻是一個人,甚至是一代人,從無數的實踐中總結而出,其實際可操作性和珍貴層度,可遠非那些書上的泛泛之談可比。

一般這種獨門心得和秘決都是千金不換的,那肯輕易示人?在舊社會,就算是師徒之間,師傅在未確定徒弟心誌前,也是絕不肯傳的。現在老人肯把這些也教給自己,那顯然是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了,這如何不讓人感動!

端起茶喝了一口,整理了下思路,老人又接下去講。“其實你剛才已經有點感覺到了,與其說好蟲都有些共同點,倒不如說,隻要符合那些共同點的,就十有八九是好蟲,不可錯過!”

“首先,我就先和你說說‘幹老’這個特征,這可說是選蟲的不二法則,不管其它生象再好、再雄壯,如果不夠幹老,也隻是銀樣蠟槍頭,終屬無用之輩。”

老人所說的‘幹老’,其實是所有玩蟲的初學者們,都要麵臨的一道坎。這道坎越過去了,就算是登堂入室,略有小成。後麵就算再無寸進,但對於蟲的好壞,大致能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要是越不過去,那你永遠都隻是個初學者,選蟲隻能靠運氣。

接下來,老人開始講明看‘幹老’的要點。簡單來說,就是“色如枯葉,有色無光”。是的,就是這麼一句話,其它的就全靠個人的悟性了。

聽到‘枯葉’二字,小奇無端哆嗦了一下,莫明其妙的又想到了和劉玉玩該死的“擰葉子”。一般葉子越老,莖的韌性就越好。小奇用力晃了下腦袋,把劉玉和她的邪惡遊戲從大腦中甩出去,現在可不是開小差的時候。

老人為了幫助小奇理解,又詳細的把這句話中的要義分解開。“‘色如枯葉’,指的其實就是一個‘老’字,這裏的老,指的可不是衰老,而是對蟋蟀外表皮的厚度、硬度的一個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