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華
(華東師範大學母親研究所所長 著名教育專家)
與子謙老師的交往中,更多的話題都是與孩子教育有關,而每每談及這些話題時,都能看到她的眼神中迸射出閃亮的光芒,她的口頭禪就是:我太愛這些小天才了!你不難看出她喜歡兒童教育的程度,所以說,當子謙老師把13歲的兒子送進美國大學時,我們不得不認真地去重新探詢子謙老師的育兒之道了。
當我看到這本兒童成長教育書的名字——“孩子,你的天賦媽媽懂”時,作為子謙老師的好友,心中再一次升起對她的尊敬,也更加肯定和認同子謙老師16年研究總結的家庭式教育的規律和真理!
她的育兒之道是什麼呢?當我們看過山東衛視對金老師的專訪之後一下子釋然了。用子謙老師在節目裏的話來說:“教育本身就是要快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針對不同年齡段給他們以不同的快樂方法,使他們在家庭、學校、社會能夠得到獲取持續快樂的成長環境。”
在和子謙老師交流兒童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中,你會發現她所提出的觀點就是父母是孩子生命的規劃師。既然是孩子的規劃師,那就是要結合學校教育之外的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在這個“金三角”裏,家庭和父母,應該給孩子好的引導並且培養好的習慣。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其關鍵就在於6歲之前的家庭啟發式教育和德行的培養。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麵鏡子。本書的好多內容和細節都是出自子謙老師從兒子出生到上大學前的點點滴滴的記錄和思考。對於好多家長認為的那些極其普通的小事,金媽媽看到了背後的重要規律——在生活化的教育中,發現並激發孩子的天賦才能,讓孩子自主選擇,自助成長!這也更體現出子謙老師做父母的智慧,展現出她的國際化視野。與其說她的兒子是天才,倒不如說子謙老師就是發現並激發孩子天賦的伯樂。所以本書值得天下父母爭先一讀,共同創造孩子的快樂成長之路。
當子謙老師用20年世界遊學經曆,結合古老的民族德育培養心得,摸索整理出這套適合中國家庭的精英教育模式後,她把自己的慈善教育規劃和目標鎖定在用“家長大學公益大講堂”的方式去影響10000個家庭。她總是笑著說:“我隻知道幫助孩子們把潛力發揮到極致是我最快樂的事,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這就是一位兒童教育家的心胸!
有一次,我問子謙老師:“你的未來有何打算?”
她回答說:“我這輩子都和孩子教育分不開了,我會用後麵的60年生命,完成我16年前的一個夢想,那就是通過努力,創辦一所培養民族精英的“士官高中”。因為在韓國留學時,我曾親眼見證了韓國‘民族士官高中’的教育奇跡,那是一所造就世界選手的天才搖籃。更讓我敬佩的是這所學校走出來的天才學生們在國外學成後,全部選擇了回國效力。做公益家長大學也好,金剛娃士官特訓營也好,我就是想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都能用正能量去影響更多的家庭和人,讓愛繼續傳遞,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使更多的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善二代’‘福二代’。”
寫到這裏,我停下筆,心存感動,我感動於這位天才媽媽,她的起心動念,乃至寄語家長朋友的每一句話無不滲透著博愛的精神。我知道,她是在用心去麵對中國兒童教育,她更是在用生命和心力為中國式精英教育貢獻自己的一團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