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煽風點火(2 / 2)

反觀李牧和扶蘇這邊,戰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了,這是因為扶蘇偷偷給李牧的這十萬大軍從內部升級了一下盔甲。

完整的盔甲涉及不同的尺寸,十萬人的量咱一時半會肯定造不出來。

但很早之前扶蘇就開始研究通用裝備,說白了無非就是在前胸放置了一塊鋼板。

以扶蘇現有的冶煉技術和團隊,對於這塊鐵板的重量和防禦能力有絕對的信心。

和神機營全身上下刀槍不入的盔甲比起來自然不算什麼,但至少在這塊鋼板的加持下,李牧手下的將士基本可以保護住身體的重要部位。

敵人一箭射中我們的胸膛,隻能發出一聲“叮..”。

但我方一箭射中敵人的胸膛,那就是一聲“啊..”。

隻從人員服裝外觀來看,除非扶蘇那些黑衣死士的盔甲明顯高級一些,李牧手下士兵的服飾根本看不出來任何不同。

匈奴士兵當然不知道這些,他們隻以為是自己衝的太勇猛,他們隻以為是烏孫和他們的仇恨。

他們甚至以為扶蘇確實很講道義,派出李牧的十萬大軍來援助不說,還派出了自己麾下的十萬戰士。

這場大戰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匈奴。

匈奴單於頭曼勃然大怒,手一揮又加派了二十萬大軍,勢要一舉殲滅烏孫國。

扶蘇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笑死,這簡直就是天降大禮。

逃回烏孫的五萬大軍也沒有什麼好下場,要不是大戰在即,烏孫準備把這些人全按逃兵處置。

這讓本就無心再戰的這五萬人,更是生出了反戰情緒,這五萬的戰鬥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按照烏孫一貫的做法,就算最後戰爭結束,這五萬人肯定還要被重新問責。

這還打個屁。

眼下烏孫折損了整整二十萬兵馬,其中一大部分戰馬還被扶蘇裹挾,送回了月氏舊城。

現在烏孫還能集結的兵馬最多也就是二十萬,當中還有五萬是混日子了。

這對於扶蘇來說,絕對是消滅烏孫的好機會。

對於匈奴來說,也是一樣。

匈奴這邊甚至帶來了頭曼的命令,匈奴大軍要直擊烏孫大軍。

原本頭曼是想留名曆史,隻要這一戰過後,他頭曼就是消滅烏孫的那個人。

可他還能不能出現在曆史,都不知道嘍。

對於這種求之不得的提議,扶蘇自然是求之不得。

但匈奴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現在的烏孫已經做好了準備,即便可能有五萬兵馬消極怠工。

但那十五萬戰力可是貨真價實,因為烏孫現在要打的,那可是衛國之戰,他們打心底就抱著必須要贏的念想。

可匈奴這邊,這是侵略戰,雖然有一點報仇的情緒在裏麵,但是匈奴大軍畢竟還有退路。

匈奴這邊就沒有烏孫這種一往無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當然了,這一切都不是扶蘇的遐想,而是李牧的理性分析。

甚至針對目前的情況,李牧還給出了另一個堪稱完美的計劃,簡直讓扶蘇直呼完美,甚至激動的拍大腿。

原計劃匈奴大軍需要十日左右方可抵達,沒曾想匈奴大軍隻花費了六日,這基本上是連夜奔襲了。

二十萬匈奴大軍直接在烏孫境內修整,李牧手下的將士反倒成了後勤保障。

扶蘇的死士對匈奴和烏孫都形成挾製之勢,這讓匈奴不敢有壞心眼,也讓烏孫眼睜睜的看著匈奴士兵在自己的地盤上養精蓄銳卻不敢發動攻擊。

其實說是烏孫的地盤,實際上匈奴大軍距離烏孫大軍至少還有二百裏路。

在這期間雙方還不斷前往對方陣前叫囂。

不過說來也怪,這麼大的陣仗,很大程度上是有可能和平談判的。

但接下來的四天時間裏,雙方愣是一句軟話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