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ɋ�u“近日你舅父公事繁忙,依舊助你求學,可有用心?”秦王嬴政放下茶點,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兒臣對舅父平叛之策深感欽佩,平日裏兒臣也閱讀了很多書籍,隻求早日能為父王分憂,早日助父王一統天下..”雖然學這古人說話很麻煩,但是扶蘇還是深知秦王嬴政所想,再也不能做以前那個傻子扶蘇了。

挑著好聽的話說,後麵的事情才好發展。

“好,很好,那為父可要考考你..”

“大秦現在國泰民安兵強馬壯,但要一統六國,絕非易事..”

“近日本王收到很多關於出兵的奏折,眾說不一,你覺得先攻打哪個國家最好?”秦王嬴政繞了一圈,才把問題問了出來。

“兒臣認為,距離我國最近的韓國可先攻打。”這種問題,曆史上有記載,根本不用想,扶蘇張嘴就來,看似已經在心底籌劃了好久。

因為史書記載秦軍剛剛結束對趙的番吾之戰一年左右,趙軍退守不出,現在肯定是攻打韓國的。

扶蘇的麵部表情秦王嬴政自然也看在眼裏,略微點頭表示讚賞之後,又變得嚴肅起來。

“為何?”秦王嬴政可不是一般人,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他肯定不會相信這是你自己的想法。

當然,這一切的答案扶蘇在決定來麵見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

“韓雖最小,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還抑製了我大秦由函穀關的東進之路,而且韓王主動求和,一國之主尚無一戰之心,其麾下將士更是如此..”話不能說得太滿,常年無戰事自然戰鬥力和警覺性就會下降,這些事情不用扶蘇多說。

果然,扶蘇話剛說完,秦王嬴政的眼睛裏就閃爍著金光,那是一副對眼前這個兒子刮目相看的眼神。

“本王可記得你一直推崇儒家學說,怎麼對戰事也有研究了?”秦王嬴政還是不放心,這自然是曆代君主的疑心病所致。

“兒臣思前想後,不管我偏愛什麼學說,終究抵不過我是父王長子這一條,既然父王要一統天下,兒臣必然要站在父王一邊..”扶蘇這話依舊沒有說得太滿,但中心思想很明確,什麼學說都抵不過我老子的想法大。

這話一出口,秦王嬴政再也不掩飾自己心底的大喜之色,甚至笑著拍了拍扶蘇的肩膀,眼中滿是寵愛。

“那你覺得大軍從何路進攻為好?”秦王嬴政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在考驗扶蘇,而是單純的開心,所以想聽聽這個兒子的意見。

“兒臣以為,韓國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應該南下渡黃河進攻..”其實扶蘇是故意這麼說的。

而且根據這副軀體的記憶,秦王嬴政雖然並不是獨斷專權之人,但是他若是已經決定的事情,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軍事方麵。

但扶蘇故意說了一條秦王嬴政不會采用的路線,日後大軍再改用這條路線的時候,扶蘇當下說這番話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到時候秦王嬴政肯定會想,我家那小子未卜先知啊?

“但為父認為,應該正麵進攻,一舉打出氣勢,讓周圍各國不敢妄動。”秦王嬴政這話果然如同扶蘇猜想的一樣,而且也沒再自稱大王,開始說為父了,這就是好的開始。

可想而知以前的扶蘇有多傻,老是惹得秦王嬴政不高興,讓他高興,這不是一本萬利的事麼?

“父王所言甚是,兒臣目光短淺,隻考慮地形局勢,沒考慮大秦國威,還要勤加學習..”扶蘇擺低姿態謙卑地低頭認錯。

演戲嘛,開心嘛,更何況是對著將來的秦始皇,而且是這副軀體的老子,姿態再怎麼低也無所謂。

“你能考慮到地形地貌,已經讓為父刮目相看,但為父甚是好奇,要放在以前,你肯定要規勸,避免戰事..”秦王嬴政此時已經直接承認心底的歡喜,但他的問題,也正是扶蘇演戲這麼半天想要的結果。

“近日兒臣深知父王為國事操勞,也想為父王分憂,故而翻閱諸多典籍,其中一冊名為《孤憤》的書,更是讓兒臣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