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一處嫣紅柳綠的妍麗花圃旁,兩個剛留頭的小丫鬟正掩在雜枝叢下說著悄悄話。

“三小姐當真瞧上了成國公家的世子?”

“正是呢,聽說今日咱們府上這聲勢浩大的花宴便是讓兩家相看的意思,我瞧著再過幾日便要換庚帖了。”

“三小姐怎配得上那仙人般的世子爺?”

那丫鬟尚未感歎完,蘇荷愫的貼身丫鬟碧窕便從雜枝叢旁的羊腸小道裏快步抄了出來,一把揪住了那兩丫鬟的辮子,怒道:“多下作的小蹄子,也敢在這嚼主子的舌根了。”

那兩個丫鬟被唬了一跳,回身瞧見碧窕的臉後神魂皆被嚇飛了大半,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道:“姐姐饒命,姐姐饒命。”

蘇荷愫被那羊腸小道裏未斟平的鵝卵石絆了腳,慢了碧窕一步,走出來後卻見她已指著那兩個小丫鬟責罵了起來。

罵聲粗俗刺耳,尾處還帶上了別州的鄉音。

她給綠韻使了個眼色。

綠韻忙上前攔住了碧窕,指著雜枝叢西側方的涼亭道:“你且輕聲些罷,客人都在那兒呢,別忘記昨日太太是如何囑咐你的。”

碧窕這才住了嘴,委屈巴巴地覷了蘇荷愫一眼,囁喏著:“姑娘,奴婢知錯了。”

蘇荷愫抬起清亮的杏眸,將地上那兩個哭得直打顫的丫鬟們叫起了身,說道:“原也不是什麼大事,快別哭了,回自己院裏去吧。”

那兩個丫鬟自是感恩戴德的去了。

留著碧窕立在原地氣

得幹瞪眼。

以她的火爆脾氣定要扒那兩個丫鬟一層皮,且看她們下回還敢不敢在背後亂嚼舌根,隻是京裏的世家小姐講究端秀靈雅,連貼身丫鬟也不可粗俗蠻橫了去。

蘇荷愫理了理自己衣袖間的飄帶,煙粉色的廣袖習在微風中搖搖曳曳,配著她素白瑩潤的臉龐,與京城裏雅致端和的大家閨秀也差不了多少。

可隻有蘇荷愫自己知曉,兩年前她還是個在田野間割牛草的粗笨農女,隻因姑姑去江南鎮上擺攤賣菌子,不知怎得被微服私訪的陛下給瞧中了。

她才借了姑姑的光,成了旁人嘴裏承恩公府的“三小姐”。

姑姑一進宮便獲封貴人,恩寵遲遲不衰,上個月還被封為了蘇貴妃。蘇家依仗著這點裙帶關係躋身進了京城的世家圈子。

蘇貴妃寵冠六宮,父親也被封為了承恩公。母親貴為承恩公夫人,雖入京大字不識一個,腦子卻活絡的很兒。

舉家先是搬進了禦賜的承恩公府宅裏,延請儒士們教書習字,並從人牙子手裏買了些懂規矩的丫鬟嬤嬤。

如此囫圇兩年,總算是學會了幾分世家大族的規矩。

母親還說,如今他們蘇家得來的榮華富貴一分一寸皆係在蘇貴妃的腰帶上,她們便也該學著世家大族們的處事作風,不能給蘇貴妃丟了臉。

所以蘇虎妞便改名成了蘇荷愫,身邊的丫鬟也從大餅和大圓改名為碧窕和綠韻,平日裏還有六個嬤嬤教

蘇荷愫京城裏的規矩。

走路要端秀成風,吃飯時要恪守規矩,平日裏也不可高聲說話。

父母兄姐那兒也皆是如此。

大麵上,蘇家已和其餘的世家豪族相差無幾了。

隻是內裏的彎彎繞繞上卻還存著幾分登不得台麵的土氣。

“姑娘就這麼放過她們了?”碧窕生了好一陣悶氣,覷著蘇荷愫問道。

蘇荷愫輕抿粉唇,清亮且泛著輝光的杏眸裏溢著和善的柔意,嘴角綻放的笑意也令人如沐春風。

可貼身的綠韻卻察覺出了她一呼一吸間異常紊亂的氣息。

分明是在壓抑著自己的怒火。

綠韻歎息了一聲。

明白她家姑娘不是個沒有氣性的泥人。

隻是萬萬不能在此時發落了這兩個小丫鬟。

京城裏的世家大族都瞧不起蘇家這等暴發戶般的發跡過程,也明裏暗裏的鄙夷他們鄉野農人的出身。

比如今日蘇家舉辦的這一場花宴,花了不少銀子買來的綠菊就是贗品。

承恩公夫人本欲效仿前朝文雅君子之態,籌備了半個月的流水席,卻因說話時不慎帶出的一口鄉音而被京城貴婦們在私底下恥笑。

大小姐蘇月雪芳齡二十又四,因從小在外做農活而曬了一身黝黑的肌膚,故怎麼也尋不到合適的郎君。

若是蘇荷愫再“惱羞成怒”地發落了那兩個小丫鬟,隻怕蘇家的名聲是要愈發雪上加霜了。

更何況,成國公家的那位世子爺在一次酒後也曾提起過和蘇家的婚事,直

言他是迫於蘇貴妃的權勢才“身不得已”。

話裏話外皆是瞧不上蘇荷愫的意思。

今日蘇荷愫若是惱羞成怒地發落了那兩個丫鬟,明日她愛慕成國公世子一事,便要傳遍整個京城了。

她私心裏是極看不上沽名釣譽的成國公世子,可父親卻有意於他,隻是這樁婚事尚未過了明路,她總想著再為自己爭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