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年邊,已經快要過年了,默芸帶著一大隊的官兵沿路往回,終於也是安置完最後一批災民,他們也要準備撤掉營帳,趕路回上京了,就算是現在日夜兼程的趕回去,到上京最快也要到大年初一後了。。。
靜芸早就給金陵那邊送信,說今天就在上京這裏過年了,隻是奇怪的是,過了一個月,都不見有回信,靜芸以為是自家相公生氣了,隻能連著寫好幾封書信去哄,靜芸幾乎是絞盡心血寫上了好話,為此還專門翻了好幾本的書籍,專門附上許多相思的詩句,靜芸自己重讀的時候,都覺得要酸掉牙齒,但覺得要是她那個愛吃酸的相公應該愛看,也就興高采烈的往外寄。
隻是,寄出去的信,仍舊毫無回音
今日早晨,寒風呼呼的吹,靜芸在前廳就接到了皇上的禦旨,要讓靜芸進宮,還強調了要帶上三個兒女一起去
送聖旨的公公讀完聖旨還特地強調了要帶上孩子,沈璧君頓時覺得這次進宮不簡單,連忙跟周吳氏一邊扶起周老太太,一邊賠著笑道“公公,實在抱歉了,昨兒個榮親王的三個孩兒貪玩,在外頭吹了風,都受了寒,此時在發燒呢,在床上躺著起不來,您看,這天氣如此的寒冷,要是這樣出門了,孩子也受罪,也怕過了病氣給皇上,能不能通融一下,讓孩子好一些了,再進宮去給皇上請安”
沈璧君話說得很客氣,朝自己的丫鬟使了眼色,丫鬟立刻將兩袋沉甸甸的袋子奉上,宣旨的公公沉思了一刻,伸手拿起兩袋銀錢,對於銀錢的份量很滿意,但也不敢私自應了,隻是說道“病不病的,待奴才去瞧一瞧,才好給聖上回話”
眾人都看向沈璧君,眼睛都是疑惑,隻有周吳氏,即便扶著周老太太,全身都還是克製不住的抖了起來,一旁的老太太已經察覺到了周吳氏的不對勁,再加上沈璧君把好端端孩子說病了,她疑心更重了,但現在不是詢問的時候
沈璧君沉凝了一會兒,迅速朝門口看了一眼,隨又笑了起來道“自然不會為難公公的,外頭風大,我讓下人將廊下的簾子都放下來擋一些風,以免公公著涼了”
剛說完,一眾的下人快速的去放下原本卷起來的門簾,廊下的風瞬間被遮擋,隻剩下腳邊還有一些風吹進來
下人過來回稟,已經全都準備好了,沈璧君輕輕的點頭,就請了公公往外走去,一路上已經有下人將碳籠燒起來了,每隔四五十米燒一個,外頭的廊下一點都不冷了,公公也很滿意
“國舅府的家真是周到又熱情的,奴才是第一回看到在廊下燒火籠的”
沈璧君在前頭帶路,十分謙虛的道“也是因著孩子生病了,才想到這上麵來的,孩子愛玩,老是跑出去玩,就是上回沒想這麼多,這不,連著榮親王的三個孩子,還有我家的那兩個都病著了,大夫現在在輪流喂藥呢,公公你遠遠的看一眼就好,可別把病氣過到您身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