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團結起來了(1 / 2)

想法有時候很容易,實踐起來卻是艱難的,打造白玉花簪很容易,模具早已有了形狀,隻是這刻字有很大的難度,玉凝固後堅硬無比,使用最鋒利的刀具都難刮花一二,還要刺字,更是難上加難了

一群人站在那各種想方設法,突然北哥兒站了出來,他憨厚的說“我有一方法可以一試”

老祖父看著他,示意他說

“我們可以將模具刻上往生咒,這樣玉澆築上去,成型時自然就有經文在上頭了”

“辦法不錯,先試一試是否可行”老祖父發話

北哥兒將模具刻上一句經文,默芸想了想“二哥哥,是否要刻深一些,這樣經文就能明顯一些”

北哥兒看了一眼默芸,隨後點點頭,把經文加深後,澆上了玉,冷卻後,有經文的白玉花簪就成型了,典雅中帶著精致,老祖父和老太太十分滿意,眾人便開始忙碌著刻經文,一條經文一條簪子,事無巨細的做著

默芸小心翼翼的刻著,跟她坐在一起的還有其他周家的幾個孩子,饒是坐不住活潑好動的靜芸都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認真的刻著,還有那個平時愛耍大小姐脾氣的麗芸,也認真的刻著,其他人更是低頭認真的做事,這一刻,整個周家凝聚在了一塊,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戰駒,衝向前方。

夜裏,雪不停的下著,裏頭的人正火熱的認真將最後一句經文刻出

“最後一句經文完成了”老祖父輕歎了一口氣

裏頭的澆築師傅走進來報“大人,經文澆築完畢,可還差幾百根白玉花簪才勾五千的數”

東哥兒開口道“餘下的全部澆築成,南無阿彌陀佛早登極樂,這樣如何”

“好,餘下的都按照東哥兒說的做”老祖父吩咐,師傅又回去勤懇的工作了

默芸扶著老太太,臨走前忽然想到了什麼,低頭在老太太耳邊說了幾句

老太太停下往外的腳步“簪子需要多備一千根,用白瑪瑙去澆築即可”

“祖母為何要多澆築”北哥兒問

“太皇太後仙逝,舉國痛哀,上京裏的百姓也很願意參與這份哀傷去,明日由我們周家出麵,隻要是誠心為太皇太後哀悼的都可以帶上白瑪瑙花簪為太皇太後表哀思”

“這樣甚好……”老祖父還未說完,又激烈咳嗽了起來

默芸憂心的看著那個咳得一臉蒼白的老祖父,心裏那絲預感越來越真實了

回到周宅已經臨近清晨,幾輛馬車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走著,白皚皚的雪覆蓋著,有那麼一絲的蒼涼。

如意軒裏,默芸給老太太加了床被褥,扶著她躺在床上

“祖母,我瞧著祖父的咳嗽好似厲害了很多,有沒有請大夫來瞧瞧”

“瞧了,沒見起色,都在用湯藥的”

“我覺著可以換個大夫瞧瞧”默芸幫老太太掖了掖被角

“嗯……”老太太模糊的答應著,然後閉著眼睛睡了過去

老人家年紀大了,熬夜熬不住,默芸也有些困,連著打了好幾個哈欠回了聽雨齋。

午飯時,老祖父從早朝回來,臉色蒼白,但掩不住他眼睛裏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