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總是要拚了命的往上爬?每個人答案都不盡相同。
“因為隻有往上爬才能摘到生長在半山腰的甜美果實,才有力氣來到山頂看看人們常說的山那邊的風景如畫,親身體會一下那快要被人念爛了的‘高處不勝寒’。”
臨清湖畔,蘇慕麟坐在石頭上,舉著釣竿,托著下巴,想著這些有的沒的...
這個問題是他問的,回答他的是那個已故的老人。
這句話的意思他懂得,但並不認同。
在他看來,即使權傾朝野,富甲天下,最後都逃不過一抔黃土的事實。
就像那位十四年前將他收養最後又棄他而去,一生輝煌最後卻老而無依的爺爺。
這種事情,蘇慕麟看的太多,已經漸漸的麻木。
蘇慕麟自出生以來,因為家鄉的一場大旱導致饑荒,雙親亡故,受災的人們自相殘殺,更有甚者,到了最後竟然易子而食...
難民們所期待的朝廷賑濟卻遲遲不見蹤影,整天跪坐在縣衙門外苦苦哀求,每天不知道餓死多少人。
在那場饑荒中活下來的難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相貌普通,脊背微佝的老人。
他一方麵上奏朝廷,發放救濟糧;一方麵動員富裕人家買餘糧,捐善款,而自己更是廣施錢糧,直到最後災情逐漸平息...
沒有人知道當時不滿一歲的蘇慕麟是怎麼在那場饑荒中活下來的。人們隻知道當時已年近古稀卻並無子女的老富商蘇亭在那次賑災之後,多了一個養孫。
其後的日子裏,蘇慕麟一直生活在蘇府內。
隨著他的一天天長大,蘇亭老人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於一年前病逝。
蘇亭去世後,蘇慕麟按著遺囑遣散了傭人,在老管家的幫助下變賣了蘇氏老宅及其名下的遺產。他按著老人生前的意願把骨灰葬在了臨清湖對麵的青山腳下的蘇家墓園之中,自己則是找人在湖畔的空地上搭起兩間茅屋,以供居住。
“唉...”蘇慕麟歎了口氣,緩緩地站起身來,把釣竿收好,走進了茅屋裏。
他不是一個喜歡感歎的人,然而事關生死事,誰又能無動於衷呢?他看過的太多的生死離別,然而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一壇骨灰...他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然而他又能改變什麼呢?
茅屋裏陳設極為簡單,一張桌子,一張床,兩條長板凳和牆角的兩個木質箱子是這件屋子裏僅有的家具。
此時的蘇慕麟正蹲在一個木箱前翻找著什麼;待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隻見他的手裏拿著幾個信封,便匆匆的走了出去;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