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生何處不相逢(2 / 3)

“難道是鳳嶺?不是鳳臨瘟疫?”

待勿言的丞相大人爹回府,闔府上下都是一片歡天喜地自不言說。勿言父母馬上著人去接蜀地的祖母,又查探瘟疫之事。可是當年去接勿言和祖母的人現在已經得病去世,早已無從打聽,但是的確查到和鳳臨村一河之隔的鳳嶺村遭遇瘟疫,整個山村的人無一幸免。

勿言父母抹淚感歎,估計是當年派去接的人一聽瘟疫就慌了神,怕被傳染,也沒有細細打聽,就回來回複。勿言認為多半是古代父母lin和ling前後鼻音不分,四川人,“鳳臨鳳嶺”四川話裏發音差不多。當時他們就沒有對下人說清楚,所以造成骨肉分離的誤會。

勿言隻要有機會就旁敲側擊的提起祖母做主的婚姻,父母大人隻對勿言說,好容易全家團聚,等接來祖母,再商量勿言婚事不遲,況且骨肉分別多年,要好好享受家庭歡樂,等勿言滿十八歲再出嫁也不晚等等。勿言也不好老提,估計父母的話幾分真幾分假,真的是的確想和自己好好團聚一起,假的是懷疑潘直來路不明,要接來祖母,問個清楚明白。

於是,勿言住進繡樓上,真正的做起了千金大小姐,勿言的娘給勿言先是指派了八個丫鬟,勿言覺得太......總覺得做什麼都有人跟著的感覺不好,強烈要求減到四個。然後勿言從四人裏選個叫小葉的做貼身丫鬟。潘直住在客房,不曉得有錢的官宦人家是不是都這樣,路線總是彎來繞去,再不肯一條直路到頭。勿言現在的家和明府差不多大,勿言的繡樓離潘直的客房超級遠,走路按照勿言的正常走法,要二十分鍾。可是按照勿言現在的走法要三十分鍾。從勿言搬上繡樓的第一天,勿言的娘就諄諄教導勿言,

“我的兒,如今你是相府千金,再不比從前的山村鄉野丫頭,哪,這裙上的玉佩,行動要小心,走路不可以讓它發出聲音,我的兒,你又沒有纏足,走路更要輕巧些,不要把腳露出太多,這才是大家閨秀......”

“我的兒,雖然你與遊郎有婚約,不要向他人提起你們的婚約,以後我們自然為你做主。但是每天你隻能在繡樓上,不能隨意下樓,不是我和你父親叫你,你不能下樓。若被人知道,我們就要被人嘲笑,你父親也會被認為管教無方,影響他官場聲譽。”

“我的兒,你雖容貌出眾,但女子無才是德。女紅針線要跟著小葉慢慢學起來。”

“我的兒,閨閣禮儀甚多,以後慢慢教你,哪,不可以這樣笑,不能露出牙齒,不能大口飲茶,不能下繡樓,不能......不能......不能......”

勿言看著以後的衣食父母,富貴生活的保障,不住的雞啄米般點頭稱是,心裏卻另有主意。

從進府到現在,勿言和潘直就進府那天見了麵,可是人多,他們也沒有說上話,現在都三天了,兩人還沒有找到機會單獨見麵說說話。也不知道潘直如今怎麼樣。

勿言獨自站在繡樓的欄杆處發呆,唉,一點也不好玩,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又見不到潘直,當時還以為就順順當當能把親成了,然後二人就四處遊山玩水度蜜月。誰知道如今卻是這樣!!!好在勿言身邊還有幾個丫鬟陪伴說說話,日子還不算特別無聊。勿言明白心腹的重要,短短幾天,已經把幾個丫鬟管得心服口服,特別是小葉,在勿言的大力拉攏示好下,小葉成了勿言的死忠。小葉也是聰明人,看出勿言不喜歡如今的生活,笑著端上茶水,

“小姐,還沒有習慣相府吧?我當初剛從鄉下進城,也不習慣呢,現在住久了就好了。”

勿言接過茶水,想一想,便說:

“小葉,我要下樓去向母親請安。”

小葉忙回道:

“小姐,不行啊,繡樓不可以隨便下的,是不是有事情要和夫人說?那奴婢讓她們去請夫人過來吧?”

勿言鬱悶,轉念一想,便讓人去請夫人來,自己先備好一套說詞。

“娘啊,我們如今能夠團聚,孩兒覺得都是菩薩保佑,府裏可有佛堂,孩兒想每天都去念經誦佛一次。”

貴夫人當然是答應。勿言暗喜可以下樓,找機會就能去找潘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