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回:明眼辨忠奸(上)(2 / 3)

所以大家看到這個李侍郎戰栗失次的情形,官員中都有人開始偷偷的在笑了,而前麵的重臣比如崔文傑秦蘭亭等的大員為了維持朝廷的尊嚴,依然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

而跪在他旁邊的禮部尚書顯然也不屑於和這個李侍郎跪著一起,所以就挪開了幾尺,顯示自己心中對這個李侍郎的舉動也是很激憤的,李侍郎居然在皇太後麵前越過主管吏部的堂官越次陳奏,這樣子的事情就是對官長的不尊重,這也說明了這個禮部侍郎根本就有把禮部尚書放在眼裏頭,那麼在文武百官看來,這個禮部尚書是很丟麵子的,誰遇上這樣子的事情都會心裏頭感到不舒服的。何況這個李侍郎在禮部早就有了惡聲,隻是儀仗朝廷的一些大佬的奧援,所以行事才會如此的毫無顧及。禮部尚書自然是耐他不得,不過雖然是奈這個李侍郎不得,可是也可以不理睬他。所以這個吏部尚書的舉動正是應證了那個秦蘭亭對我說的那番話。我記得秦蘭亭說吏部的尚書很擔心手下的一個侍郎奪取了自己的位子,所以這兩個人在吏部素來不和。想來那個侍郎就是眼前跪著的這個李侍郎。

我對著李侍郎繼續問道:“哀家問你,你為何不顧禮部的堂官,竟然越次奏對,究竟是為什麼。”

我的這次的問話可能提醒了這個李侍郎,所以他就這個攀著這個由頭對著我說道。“皇太後,此次朝廷晉封袁震東大將軍為一字並肩王的事情歸禮部辦理,微臣就是在禮部裏頭負責這件事情的人,一字並肩王的袍服和儀仗用具都是微臣承辦的,微臣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籌備這件事情了,這些天來日夜思念的都是這件事,所以剛才皇太後問這個禮部對於袁震東大將軍晉封的事情是否準備妥當了,微臣想都沒想就出列奏報了,其實微臣這真的是無心之失,其實這件事情微臣還真的有很多的過錯,居然一心一意的替朝廷幫這件事情,時時刻刻在心裏頭念著想著,居然連朝廷的儀注都給忘記了,微臣真的該死。”

我聽著這個人的這番話,越聽越不是味道。這那是什麼在朝廷麵前謝罪,簡直就是醜表功。不過我一時之間還真的找不出什麼理由反駁這個李侍郎。所以我就沉吟了一會,裝過頭去問跪在另一邊的那個吏部尚書到。“哦,是這樣的麼。禮部尚書,這個侍郎說的是否都是真的。你是禮部的堂官,應該知道吧。你來給哀家好好的說說。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給哀家好好的說上一說。”

“微臣遵旨,朝廷確實將為袁震東大將軍晉升一字並肩王的的一切操辦事體的都交到了微臣所管的禮部下麵,李侍郎以微臣年已老邁,不勝繁劇,將這些事情都抓到了自己手裏頭。不過老臣自己也知道自己力有未逮,所以李侍郎雖然未經過我的同意就獨力操辦其事,老臣也別無話說。不過老臣以為如果當時這個李侍郎能主動向微臣請纓,承攬了這個差事的話,微臣自然也會同意的。可能李侍郎以為微臣可能不將這件事情交給這個李侍郎辦理,而讓吏部的其他人辦理,所以才會力其事。”這個吏部尚書如此說來,我聽在耳中覺得事情事情還是有些兒奇怪。

心中細細的想了一番,我已然聽明白這個吏部尚書這樣子回奏這些的意思就是這個李侍郎如此好事,不過是想要好好的趨奉袁震東而已。

既然聞弦而知雅意,我覺得也不必在為難這個李侍郎了。畢竟袁震東眼下也在朝中,如果對於這個李侍郎有所處分的話,勢必是等於給了袁震東一個難堪。所以我意會到此處,就對李侍郎說道:“既然李侍郎真的是為了朝廷的事情日夜縈懷的話,哀家自然也不會見責,李侍郎,你快起來吧。既然是忠心為朝廷辦事情,哀家也不會指責你的。當然,朝廷也不會處罰忠心為朝廷做事情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