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三回:紛亂朝中事(下)(2 / 3)

“崔文傑的意思是想借助這樣子的機會和袁大將軍進一步交厚,然後有所進言,讓這個袁大將軍盡快來朝廷覲見皇上和哀家。”

“聖明不過的是皇太後的,微臣正是這樣子打算的,如今的朝廷之上,對於袁大將軍不滿的人固然不少,可是依附袁大將軍的人也是為數不少。以微臣的愚見,如若袁大將軍一日不來朝見太後,朝廷之中的群臣就會愈加的以為袁大將軍對朝廷有所圖謀,到時候人心渙散,局麵更加不好收拾。不若朝廷先示袁大將軍以誠,使得袁大將軍盡快從賢良寺來宮中覲見太後,這樣子反而比較容易控製局麵和安定京師的人心。如今袁大將軍兵權在握,其勢力已然做大,所謂尾大不掉,已然到了“動搖國本”的危險的程度。如果袁大將軍不從賢良寺移駕來朝見太後和皇上的話,微臣估計京師裏頭定然有所猜疑,若是真的有了袁大將軍不臣的流言廣布天下,那麼對於朝廷可是一件極其頭痛的事情。”

“言之有理。眼下的局麵是應該如此處理,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崔文傑崔大人,既然這是你的提議,那麼此事就交給你來操持,哀家隻希望這個袁震東能夠早日從賢良寺裏頭動身前來覲見哀家。”

“太後放心,微臣一定會讓袁大將軍盡快上朝了麵見太後的。”

“好,那麼你盡快去辦這件事情,不過我交代給你讓你去查邊字營的花名冊的事情你也要放在心上,你跪安吧。”

“是。微臣一定盡力去查。”崔文傑將太後交下來的那個花名冊納入自己的袖中,便辭別太後出了宮殿。

崔文傑一出宮門,便決定先去秦蘭亭秦大人,崔文傑很像秦蘭亭合計合計這些事情,不過在幾間朝房裏頭找了找,結果卻沒有找到秦蘭亭的蹤跡。

所以崔文傑就在朝房裏頭逮到了一個秦蘭亭的屬下,他對著這個官員問道:“秦蘭亭,怎麼不在朝房裏頭。”

“崔文傑你找秦蘭亭有什麼公事麼,秦蘭亭今天已然回去了。秦蘭亭吩咐如果大臣有公事情讓我先接著。”

“回去了,怎麼這麼早。”崔文傑覺得有些詫異,因為以秦蘭亭以前是****到閣,經常宵衣旰食的坐鎮朝廷的明堂的。怎麼今天這麼早就回去了。

那個官員一看崔文傑的臉色,知道他心裏頭的疑慮。連忙對著崔文傑低聲說道:“崔文傑,我們換個地方說話。大人你看如何。”

崔文傑知道這個人知道秦蘭亭的行蹤,不過可能有些其他的話要和自己說。

崔文傑就點點頭,說道:“好,這樣子也好,我們換個地方。”

說著崔文傑就拉著這個人走到了朝房外麵一角的比較偏僻的地方。

“崔文傑,你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的秦蘭亭找了一班子的王公大臣彈劾袁大將軍,結果被太後都給駁回了。”

“有這樣子的事情,我怎麼沒有聽說。”

“秦蘭亭他們被駁斥之後,太後就宣崔文傑去了太後的寢宮召見了。所以崔文傑不知道這件事情。”

“那多謝閣下告知我這個消息。”崔文傑向他拱拱手。

“崔文傑你太客氣了,你是閣老,我伺奉著是應該的,何必謝我呢。不過大人,我有件事情不大明白,想和崔文傑討教討教。”

“什麼事情,請說。”崔文傑問道。

“這,這件事情事關我的恩師秦蘭亭,下官有些不好啟齒。是一件道聽途說的事情,這件事情,這件事情”

“你有什麼事情要問我的,不妨直言。莫非這件事情也和我有關。”崔文傑看著這個人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樣子已然猜測道這件事情可能和自己有關。

這個官員一看崔文傑已然猜到了,心下反而大安,說話也就利索了很多。

“下官今日聽到一個離奇的流言,說是崔文傑崔大人和袁大將軍要一起對付秦蘭亭。”

“你是在哪裏聽說的。”崔文傑崔大人拈著自己的胡須,微笑的問道。

“下官家住在京城西麵的那一帶,今日早上上朝之前,在街頭巷尾都聽到有人如此議論。”

“那麼,你昨日上朝的時候,是否有聽人說起這樣的流言。”

那個官員回想了一陣,肯定的說道。“今日之前,下官決對沒有聽到任何類似的消息。”

“既然今日之前你決然沒有聽到任何類似的消息,那麼今早你上朝的時候何以會在街頭巷尾都聽到這樣的流言的。要知道流言要傳播也不是一夜之間便能到了如此的地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