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衝見李承乾這麼說,腦子一動,道:“既然這樣,那等你登上大位之後,給木香封個誥命,豈不是很好?”
“行,不就是個誥命嘛!”李承乾笑道,“也別等以後我登上大位了,等這次回去我就給她請封。”
“那多謝了。”長孫衝誠謝,“收拾收拾,我們要回長安了,這沒想到這一次離家三年了。”他的兒子女兒估計已經能跑能跳了。
“是啊,我也想家了,這一次不虛此行。”李承乾感慨,他在軍營一年多,不光壯實了,個子還高了一些。身胚子和和武將差不多了。
“能學到東西就好。”長孫衝說道,轉眼就已經貞觀貞觀十五年了,他來到唐朝已經十三年了。
這兩年,大唐每年開兩極科考,就是得到更多的有用人才,而長孫衝之前提倡的公費學堂,很多寒門子弟學術識字,更有科舉製度,不拘一格降人才,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人才。
故而長孫衝打下的江山,就有人接手,不需要長孫衝治理了,趕緊回家。
李佑這小子還立了不小的戰功,兩外的三個王爺,雖然刺頭,惹過幾次麻煩,但都被長孫衝攛掇李承乾狠揍了一頓。李承乾是太子,嫡長子,父親不在,長兄入父,而且李承乾的武力值比這幾個人厲害,也隻能幹瞪眼,不過也長進了不少。
長孫衝坐在馬車裏,誰在柳木香的腿上,打仗騎馬騎夠了,還是馬車舒服。雖然很顛簸,就當搖籃了。
用了一個多月才到了長安,李二帶人出城三十裏,帶著文武群臣特來迎接,路邊的百姓夾道相迎,甚至帶著酒壇子,拿著碗,迎接凱旋的士兵。
長孫衝在馬車裏坐不下去了,趕緊下車,騎上馬。竇氏帶著家人,早早地跟著長孫無忌一起來迎接大軍。將近三年沒看到兒子,十分想念的緊。
李靖比之三年前更加老了,李二一身戎裝,文武百官全部來此迎接。一時間,彩旗飄飄,熱鬧非凡。見到李二,李靖帶著一幹人等下馬磕頭。
李二還沒等會李靖跪下,趕緊親自扶起李靖,饅頭白發的李靖,鞠躬盡瘁,令人欽佩,說道:“老愛卿快起,辛苦愛卿了。”
“微臣不辛苦,是本分。”李靖感慨說道,“好在幸不辱命。”
“何止幸不辱命,而是國之棟梁。”李二看著李靖以及身後的一排排熟悉的部將,甚至長孫衝的臉上都多了一道疤,可見戰爭的凶險。
“末將萬死不辭。”眾人再次跪下。
李二帶人進宮,開始慶功宴,歌舞,酒肉,觥籌交錯。長孫衝心不在此,挨時間,等著以後回家,和家人團聚。
眾老將們喝得酣暢淋漓,李二想著地圖上多了好幾塊大的土地,成為大唐的版圖,一來二去,搶過樂師的琵琶,跳個不停,多活了好幾年的李淵,一起跳舞。喝了很多酒,醉的一塌糊塗。
終於到了深夜,長孫衝才在陸天香的攙扶下回到家,沒成想,家裏的人全部都沒睡,竇氏前來,說道:“我的兒!”
長孫衝直接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說道:“爹,娘!”
“相公......”長樂公主掩麵哭泣,終於把丈夫盼回來了,之前因為長孫衝在外這麼長時間,她還到宮裏麵哭訴好幾次呢。
長孫無忌雖然眼圈泛紅,但理智還在說道:“都起來吧,到屋裏坐坐,衝兒還沒吃口熱飯,趕緊去準備點夜宵和點心。”
長孫衝站起來,坐在位子上,長樂公主說道:“聰兒,馨兒,你們父親回來了。”
一個三歲大的奶娃領著一個白胖的小女孩走上前,說道:“父親!”
柳木香站在後麵,激動不已,她的女兒都這麼大了,一時間愣在那裏。
長孫衝一手一個抱起來,說道:“都是爹的好孩子,馨兒,這是你生母。”
長孫馨兒歪著腦袋,看向母親,說道:“娘!”小跑著過去,抱著柳木香的腿。
柳木香這才反應過來,蹲下來抱著女兒,嗚嗚地大哭:“好馨兒,娘回來了。”按理說她不能自稱馨兒的娘,隻能稱為她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