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國,昭慶元年。

正月,天大寒。

先帝剛駕崩三日,新帝初登基,就有坊間傳言:先帝,也就是曾經的崇遠帝,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在上元佳節夜被一個軟軟糯糯的元宵噎死的。

可真是讓人不可思議,一代帝王,竟然是這樣死的?

同時還有流言稱,先帝是被親兒昭慶帝下毒害死的。

因為昭慶帝見不慣父皇昏庸無能,畏畏縮縮,在多國進犯時還霸占著皇位,每日守著宮裏的妖豔嬪妃們夜夜笙歌。

他想要早登大寶,抵抗外敵,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先毒死崇遠帝,然後立刻上位。

然而,流言總歸是流言,一切神秘的傳言都在新帝的雷霆手段下徹底銷聲匿跡,先帝的死因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塵歸塵,土歸土。

但是這並不影響其他各國的國君幸災樂禍。

他們認為,昭慶帝不過就是想在滅國前體驗一把坐在龍椅上的滋味罷了。

他們該出手時,還是會出手。

天啟國,命數未可知。

隻是這些個種種,什麼帝王之爭,什麼邊境戰亂,都不是先帝的嬪妃們應該關心的事。

她們最擔心的是,新帝會讓自己給先帝陪葬。

按照天啟國帝王的喪葬規格,帝王的靈柩至少要停足七七四十九天,受盡天啟國各地官員以及各藩國屬臣瞻仰哀悼後才會正式下葬。

屆時會一同下葬的,還會有許多陪葬品,其中包括——人。

天啟國的人堅信,隻有這樣,帝王才能早登極樂。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崇遠帝的靈柩,才停放了七日,便被新帝以:舉國戰亂,為讓父皇早日入土為安,免受戰火波及為由,早早下旨命人將先帝的靈柩送至皇陵安葬。

因為新帝在七日內以非常之手段處理了許多大臣,所以聖旨頒布後,文武百官不敢多言。

先帝的靈柩,已經在前往皇陵的路上。

後宮中

先帝嬪妃被集中在一處宮殿,焦急萬分。

可謂是怕什麼來什麼,新帝居然遵從先帝遺願,讓所有無子的太妃、太嬪等陪葬。

眼看帝王入葬的吉時已到,她們始終沒有得到家族的救助,已經認命。

但奇怪的是,始終沒人拿著白綾或是毒酒來到後宮,也就是說,到現在皇帝還未賜死她們。

難道新帝良心發現,不讓她們殉葬了嗎?

眾人正慶幸新帝是不是收回成命之時,殿外傳來‘踢踏、踢踏’的腳步聲。

禁衛軍統領跨步踏入殿內,他身後跟著數十名魁梧的禁軍,隻聽他冷聲說道:“陛下有令,立刻帶太妃太嬪們前往皇陵,不得有誤!”

謝太妃愣住,拉著禁軍統領的衣袖小心翼翼問道:“統領大人,陛下收回成命了嗎?”

她義兄不可能放任自己不管的,謝家定會救自己。

禁軍統領乘機摸了一把謝太妃的柔荑,狠狠地捏了幾下,而後冷眼一瞪,“無可奉告!”

謝憐盯著禁軍統領看了半晌,驚慌的神情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淡然,她似乎是已經認命了。

柳煙上前扶住謝憐,“妹妹,我們走吧。”

她不像謝憐,還將希望寄托在家族身上,她早已料到,柳家不敢違抗先帝遺命,更不敢違抗新帝的聖令。

新帝因為先帝的作風,早對她們這群宮妃恨之入骨,又怎麼會讓人好過?

恐怕等她們抵達皇陵,再最後祭拜先帝一次,就要奔赴黃泉。

禁軍前麵押著宮妃,後麵抬著棺材,從京城出發,日夜兼程,趕往皇陵後山的偏殿隧道。

陪葬的宮妃,可沒有資格走主墓道入葬皇陵。

夜裏,緊張兮兮趕路的陪葬隊伍已經到達萬壽山懸崖之下的青石板路上,因突發意外,不得不聚眾討論對策。

禁衛軍們精神緊繃,“這可如何是好?突然少一人,我等可都要掉腦袋啊!”

“啊啊啊!”

突然,一女子從天而降,恰好掛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她手裏散發著亮眼的光芒,想讓人忽略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