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告
廣告不能脫離營銷而存在。如果有的客戶的產品,本身定位有問題的話,即使幫他們做出大手筆的專業廣告,廣告費也最終是打水漂。所以做廣告必須從根本上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關於廣告--廣告沒有專業可言,隻有成功可言
從來沒有一個客戶找廣告公司的目的是為了做專業的廣告、高雅的廣告,他們對廣告的需要隻有一個:“成功”地把產品賣出去。很多人認為我們的廣告俗,我們不介意這個說法,因為社會上本身俗人多。我們幫客戶解決了問題,我們就受客戶歡迎。所以我們從不參加比稿,所有的客戶全是一次性收年費,從不收月費。
不能脫離營銷而存在。如果有的客戶的產品,本身定位有問題的話,即使幫他們做出大手筆的專業廣告,廣告費也最終是打水漂。所以做廣告必須從根本上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例如:雅客糖果,客戶有800多個產品,客戶說我們要做品牌,請我們幫他從其中挑選出品種好的產品拿出來做。我們不可能挑所謂的漂亮的產品做。而是用自己的經驗將產品進行分類,調研後,感覺到當時非典過後的維生素市場保健品、飲料非常好賣,而維生素糖果的市場還是空白,我們構思能不能讓消費者用糖果補充每天人體所需的9種維生素等微量元素。
拿著這個產品概念去市場進行測試,發現90%的消費者對這種產品願意進行嚐試。最後,我們向客戶提出了新的想法--改造客戶原來傳統的水果夾心糖產品,變成維生素夾心糖。我們的廣告雖然被同行批評,但是在短短4個月雅客V9銷售了3.5億,而這個客戶全年所有產品的銷售才1個多億。這次策劃,令這個客戶立馬成為本土糖果企業的第一。此案例的成功,不僅是純粹的廣告成功,而是我們幫客戶找到成功的機會。
能取得業績,廣告公司到底是在做廣告還是做營銷這並不重要,因為從來沒有人規定,我們必須把廣告做得像廣告,而不可以是營銷。遊戲的規則就是廣告公司有客戶就是成功的,這像打仗,打仗沒有專業可言,隻有成功可言,不論什麼方法。
我們做廣告的自信心,是建立於對市場對中國客戶的真切了解,並真切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自信心不是建立於書本上、你到底從哪家公司出來,得到多少獎。以前葉茂中這廝沒做過評委的時候不清楚獎是怎樣評出來的,做過評委則發現,評獎的尺度很彈性:往往開始看作品的時候總帶著苛刻的態度,以為後麵還有更好的,即使是好作品分數也不會高,作品看到最後,眼睛越來越花,當看到後麵作品越來越差的時候,為了湊數,就隨便打高分。所以,如果你能獲獎,那是你的運氣好。我們倒認為,最好的獎應該是客戶的評價。
關於廣告--廣告應該是一個崇高的職業……
我們從不比稿,比稿是對廣告公司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叫廣告公司比稿就好比將廣告公司當作應召女郎。每次比稿,好比廣告公司在相互比色。客戶一聲招呼,把廣告公司像三五一群的應召女郎聚集起來,然後在其中挑一個,其他的都打發回去。不論是人家留下來,我悲哀地被打發回去,還是我留下來,別人悲哀地被打發回去,都是不能讓人接受的事情。
廣告應該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說的不客氣,廣告業需要信仰,就像一個宗教。每一個廣告人都應該覺得這是個神聖的職業,自己也應該有一顆神聖的心。以葉茂中這廝為例,常常覺得自己像治病救人的白求恩,我們幫企業解決傷痛,我們幫企業更健康地快樂成長。為什麼有很多人把廣告變得非常糟糕?我們認為是天才太少。奧格威之後的OM、李奧貝納之後的LB,當年企業在這些創始人在創業的時候和他們的眼裏,這個行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不是現在的商業化。不管我們怎樣看商業,我們都應該在某方麵保留類似藝術家的尊嚴。對於那些不懂得用正常態度對待廣告公司的客戶,我們應該拒絕他們。我們需要尊重。葉茂中這廝經常對客戶說:我從不認為我們的錢是你們給的,也不認為客戶多給過我們錢,因為我們的錢是從市場賺回來的,我們真正的客戶隻有一個--消費者,我隻不過幫你們征服了消費者,消費者把錢給你們的時候,順便把給我們的錢先交給你們,再從你們的手裏捎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