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是一門學問,它要求管理者未必是全才通才,也未必要事必躬行,但必須要善於假人之力,讓職工自發地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而不是光靠製度。概括地說,管理者的職責主要是管人理事。隻要掌握了這門學問,管人不但不累,而且還是一種樂趣。當今時代,管理已由經驗管理、科學管理發展到文化管理,由對人的行為管理,深入到對人的精神狀態和情感的管理。
製度本身是沒有錯的,按製度辦事更沒有錯誤,但是很多管理者卻因此陷入了製度誤區,說得更準確些,就是自己給自己下了套。他們認為製度就是約束,一種用來約束員工的規範措施。他們認為把人管理到位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製度本義的理解當然沒錯,但是他們由此推出的“理所當然”的認為,卻是大錯特錯。
如果將企業比作一間房子,製度就是四周的牆壁,再森嚴的房子也需留著門和窗戶,也就是說,製度並不是全部。通俗一點講就是,製度並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管住人”,甚至會磨滅了他們的積極態度。
有很多管理人員、老板在建立管理製度時,無不借鑒某某企業、某某著作。一本一本的管理製度講得頭頭是道,有哪個企業的規章製度不是照搬的?製度都製定全麵了嗎?別人的製度都可行嗎?
對管人缺乏經驗的他們,往往是摘了一大堆所謂的製度,牆上掛著,紙上寫著,甚至連桌上也貼著,可是,在真正運行的時候,往往是漏洞百出。
製度是一頂緊箍咒,企業需要但也要會用。觀世音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其實也是為了讓他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本領,助唐僧取經,並不是想限製他的一切行為。老板對員工亦是如此,否則就無法讓員工為企業創造效益。很多平庸的管理者就是因為沒有領悟到這一點,才會對“創造效益”這個根本目的視而不見,走入“製度就是一切”、“製度必須完整”的管理誤區。
總之,管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隻有善於思考,掌握好管人的方法和方略,才能激勵出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創造出卓越不凡的業績;才能更好地激發出每個下屬的工作熱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本書將告訴你用製度管人以外的一些實用方法,將成功管理者的管人、用人的經驗融會貫通,並結合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管人用人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智慧寶典。
鑒於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或有疏漏之處,還望讀者朋友予以諒解並多多指教。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