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噪音回歸(1 / 1)

離家寄住酒店四個月,終於回歸。

鄰居對我們大遷徙避裝修的舉動,隻有一句評價:“整條村子都安靜了!”最初當然是慶幸樂得清靜,這一屋人,一向是村裏頭號的噪音製造者,丈夫愛把電視或音響的音量開到最大,因為三個孩子一天到晚玩完打、打完笑、笑完罵、罵完叫的聲浪,基本上令你不能以正常的音量心平氣和地說句話。

連初來乍到時說話陰聲細氣的外籍傭人,在瘋狂的噪音中呆了幾年,也習慣以咆哮代替正常說話的聲浪。

全屋最靜的,竟然是一頭從來不吠的狗,它用沉默來凸顯它的與眾不同。

離家後,偶然回來看工程進度,一輪風卷殘雲的叫囂,鄰人不望而知:三個頑童又回家了。

鄰居帶狗相迎,他們說,開始思念那種由早到晚的喧嘩:姐妹口角、母女爭執、人狗追逐……每回牽狗路過,一抬頭,陽台上再沒有孩子在欄杆下爭相揮手的笑臉,對了,就是欠了一點人氣。

這幾天,風風火火地搬回家,一百二十個箱子全數回歸,都不及六人一狗七張嘴來得恐怖。

麵對積存滿屋的紙皮箱,每人各司其職。丈夫是那種沒電視就活不下去的人,搞了大半天,還在研究那堆無線、有線、寬帶線路。

我和外籍傭人胼手胝足地翻出所有的廁廚用品,先解決一家五口加一傭一狗的吃和拉的問題。

大女兒是個病態潔癖,不斷地把我放進櫥櫃裏的東西拿出來重新擺位:“你的擺設好醜……”既是幫忙也是幫倒忙。

二女兒打開了一箱兒童書,就席地坐在紙箱上忘我地啃完一本又一本,收拾這回事,從來都沒她的份兒。也好,此女起碼不會搞破壞。

小女兒一貫令人頭痛,一個個順手拈來的紙皮箱,經她一輪剪裁,再一地漿糊膠水地搞她的行為藝術。在大家最忙的時候,她卻遺留給我們最多的善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