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大房年前好事不斷,先是陳青雲年末考核得到上等,年後將會升遷,隨後因為陳老夫人打陳琬瓊之事,陳青雲發話之後大房不再承擔二房的任何花銷,最後陳家二位少爺在書院中得到先生認可,開春後可參加童生試,陳青雲自己就是從科考中走出來,現在兩個兒子也要開始走科舉之路,心情十分愉悅。
淨庭院,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爆竹聲響起,張燈結彩,辭舊迎新。
因為前幾日之事,大房好幾日都未給陳老夫人請安,在這以孝治天下的朝代,不孝是很嚴重的罪名,陳青雲還是主動到靜安堂請安。
正月初一陳青雲帶著李氏和幾個兒女來給陳老夫人請安。
進了靜安堂,陳青雲和李氏給陳老夫人行過禮,分別落坐兩旁,接下來幾個孩子按照次序挨個行禮,先是陳文熙兩兄弟,再是陳琬瓊姐妹兩。
陳老夫人還是和之前一樣冷著張臉,哪怕是見到許久未見的孫子臉上也沒展現出一絲笑意,朝身邊的裘媽媽示意。裘媽媽會意,上前將準備好的禮物,依次送到幾個小輩手中。
陳老夫人端茶喝水,擺明了是端茶送客之意,陳青雲李氏兩人彼此對望,最終還是陳青雲開口“母親,兒子年末考核得到上等,這幾天升遷調令將會下來。”
說完給陳老太太跪下“母親,這次兒子將會調離蘇城,這一去至少三年後才能回來,兒子想帶著一家老小一同上任,不知母親可願與兒子同行?”
陳老夫人看了陳青雲一眼“可提前知道升遷至何方?”
“從上麵傳來的風聲,大概是嶺南那邊。”
“嶺南那邊路途遙遠,老身一大把年紀別沒到嶺南,身體到垮了,就不跟著你們折騰了。”
李氏跟著在陳青雲後麵跪下,假裝用帕子擦了擦眼角,“母親。兒媳婦這次決定跟著夫君一起上任,是嶺南那邊實在是太遠,熙兒和冠兒正是至學之年,學業上也需父親多加提點,瓊兒和琬兒正是豆蔻年華之時,還能在家待幾年,希望母親能同意,接下來三年媳婦不能在您老麵前盡孝,媳婦這邊給您賠禮。”說完給陳老夫人重重的磕了幾個頭。
陳老夫人也從袖子裏掏出一塊手帕擦拭著眼角“老大家的我知道你是好的,老大去嶺南赴任,你帶著孩子們跟過去是應該的,隻是你們兩去了嶺南,府上總是要有主事人,這樣你們不在的三年府中事務讓老二來管,老大老二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總比外人要強,你們也放心不是。”
雖然已經提前猜到陳老夫人必會為二房爭取管家權,李氏終是心中不平,轉念一想接下來三年不用和陳老夫人裝和諧,李氏嘴角掛上弧度。
與心中暗自高興的李氏不同,陳青雲聽到陳老夫人滿心滿意的為二房打算,終究有些意難平,他知道連手指都互有長短,更何況是人,自己體會過差別的對待,所以會盡量平等對待子女。
接下來的日子陳府上下全都忙碌起來,李氏一麵派人收拾要運去嶺南那邊的金銀細軟,分派人手,那些人跟著去嶺南,那些人留守蘇城,另一方麵陳文熙,陳文傑兩兄弟要考童生試,李氏隻希望任書晚幾天下來,這樣可以等兩兄弟考完童生試後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