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考落榜(1 / 2)

200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申奧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然而也正是這一年發生的事,改變了一個少年的一生。

第一章高考落榜

六月,畢業季,有離別的傷感,但更多的卻是期待,結伴旅行,競爭上崗……各種新鮮刺激,當大家都在充分的享受那個夏

天的時候,作為一個高考落榜的學生,孫凡卻沉浸在失敗的陰影裏,思考著迷茫的前路。

蜷坐在書桌前,當他想起父親那失望的眼神,除了長歎,他似乎別無選擇。

孫凡的父親名叫孫友昌,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媽媽李玉萍,銀行的一名小職員。在他們眼裏,金榜題名不僅是光耀門楣

的事,更是孫凡改變命運,走進精英層的為數不多的機會,讓孫凡上名牌大學一直是他們的願望。其實,比起上大學,孫凡更喜

歡跟著爺爺轉悠。

孫凡的爺爺孫玉琛在這鶴鳴山下也算小有名氣,曾上過幾年私塾的孫玉琛,時至今日,也喜歡一席長衫。鶴鳴山是舉世公認

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的朝聖地,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26~

144在位)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在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鬥米道,亦稱天師道),

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這標誌著道教的正式創立。

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一直是異人的修煉之地,據說先秦的廣成子(馬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裏跨鶴飛升。曆

代的許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煉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

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禦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禦旨交給龍虎

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豐,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唐求、杜光庭、文與可、陸遊、楊升

庵等諸多名流都曾遊覽此山,詠題抒懷。

相傳,張天師在鶴鳴山修道傳教時,恰逢地方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為拯救蒼生於水火,天師將自創金丹術和

極富道教特色的人體醫學思想加以整合,研製出袪病健體的神秘草藥配方。

張天師將藥浸於酒中送於百姓,瘟疫得以袪除。百姓病除之後感覺身輕體健,精神煥發強於從前。因藥入酒,酒帶藥行,

藥促酒力,使酒醇香甘怡,沁人心脾且功效神妙,百姓感念天師施救蒼生之恩,讚譽此藥酒為“妙沁神酒”,即當今著名妙沁藥

酒。

在這樣仙風道骨的浸潤下,上過私塾,當過郎中的孫玉琛就愛玩些名人字畫,古籍書冊。於是乎遠道而來,找他品茗的,

下棋的,講經論道的,討論玄黃之術的,擺弄古玩器具的時常有之。但在孫凡父母和周圍人眼中,老爺子是不入流的。常在老爺

子身邊轉悠的孫凡也似乎成了另類。

孫凡讀的最多的是線裝書,玩的最多的是針灸銀針。聞著草藥香,嗅著青銅味,他就特來勁。孫凡不打遊戲,不玩電腦,

一切與時髦有關的東西似乎都與他不沾邊。於是,同學們送了他一個非常考究的名字——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