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雄的崛起 第10節(1 / 1)

等待無疑是可恥的,但凡有能力的人都不會在寒風中等著別人的救濟。雪中送炭是那麼的難得,雪中送屎卻是那麼的隨手拈來。你要相信送屎遠比送送炭容易,所以送屎的就更遠比送炭的來的爽快,來的堅定。天上掉餡餅的概率大致可與中雙色球相媲美。就算有時是餡餅,在加速度下,餡餅也會變成鐵餅,砸個半死不在話下。爾朱榮哪裏是一個甘於寂寞,安於命運的人。在他看來,命隻屬於失敗者的借口,而運則是成功者的謙虛。

當貝多芬要掐住命運的咽喉時,爾朱榮已經伸出臂膀拿起了扳手,大呼著朝命運頭上招呼去了。此扳手為何?原來是古今屢試不爽的危機分析法。對未來急不可耐的爾朱榮在謀士的起草下,寫了一封請命書上呈朝廷。此請命書的最重要、最核心、最點題的一句話就是“山東群盜方熾,定覆沒,軍官屢敗,請遣精兵三千東援相州”。爾朱榮自以為此書已經寫得夠小心了,隻是三千精兵,量朝廷也會深表同意請求。於是下令準備行裝,隨時出發。

但爾朱榮顯然低估了胡太後和他身邊的那群人的智商。拔根頭發都是空的的人,怎麼會看不出爾朱榮的真正意圖。在爾朱榮準備行裝時,朝廷詔書到了,說什麼“念生梟戮,寶寅就擒,奴請降,關、隴已定。費穆大破群蠻,絳蜀漸平。又,北海王顥帥眾二萬出鎮相州,不須出兵”。爾朱榮接到詔書,打開一看是眼睛充血,咬牙切齒。隻恨道,狡兔死,走狗烹。當初朝廷有求於他時,對他言聽計從,盡力討好。如今卻被這樣的拋棄了。爾朱榮怎能忍下如此惡氣,於是再上書一封,辯駁道“賊勢雖衰,官軍屢敗,人情危怯,恐實難用。若不更思方略,無以萬全。臣愚以為蠕蠕主阿那瑰荷國厚恩,未應忘報,宜遣發兵東趣下口以躡其背,北海之事嚴加警備以當其前。臣麾下雖少,輒盡力命。自井陘以北,滏口以西,分據險要,攻其肘腋。葛榮雖並洛周,威恩未著,人類差異,形勢可分。”

上完書後,爾朱榮根本就不想再理會朝廷下什麼樣的詔令。

新生開學,幫著室友買東西,今晚結束,大家去弄了慶功宴,所以今天喝了酒,頭疼利害,隻能寫這麼多了,還有點思緒混亂。明天我一定補齊這一章,和明天的一章,望各位讀者見諒,在此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