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主力撤向幽州,夏巽帥軍掩殺百餘裏才返回儒州。

城門下將士和百姓雲集,眾人歡迎太子和天策軍奇襲歸來。

老嶽父鎮邊王霓淵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直誇霓凰汐找了個好夫婿。

儒州學子們更是書寫《破陣子》傳唱天下,這是太子殿下到儒州後創作的第一首傳世戰詩。

大舅子霓嗣業對他更是刮目相看,逢人就誇這是他的妹夫。

趙神通回到幽州,整頓人馬糧草,發現這一戰損失慘重。

帶出去圍成的八萬多人,折損了兩萬多。

“來人,去請軍師一敘。”

很快就有一名謀士打扮的人進入大帳。

“通帥,我已經聽聞您在儒州的戰況。”

“沒想到傳聞中的廢物太子,領兵打仗挺有一套的。”

“哼,要不是他們發動突然襲擊,我根本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

“還有他根本就是武道不通,但他卻能硬撼我的蛇探七盤,副將更是被他接連刺死十餘人。”

“哦?”

“難道他是文道中人?”

“什麼是文道中人?”

趙神通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相傳遠古時期,我人族人才輩出,出現了一群修煉文人才氣的驚才絕豔之輩。”

“他們揮灑詩詞,落墨成兵,才氣化物,詩歌禦敵。”

有的才氣化作滔天巨劍、有的化成巨大戰陣,有的還能開天辟地,帶領人族走向了輝煌盛世。

萬族共仰,四海賓服。

人皇因此成為三界之主,那是我人族極具輝煌的時刻。

後來不知何故,我人族全然忘記了詩詞歌賦,被萬族共戮。

要不是武聖另辟蹊徑,開創武道修煉一途,我人族早已經湮滅在曆史長河中。

“你的意思是,夏巽他施展的是萬古前的文人才氣?”

趙神通回想起戰場上的種種,確實和軍師描述的一樣。

他不知道的是,趙國國子監已經都鬧翻了天。

因為鎮國聖碑上接連出現《破陣子》等詩歌。

他們如果知道這是夏巽作來打敗他們軍隊的詩詞,不知會有何感想。

天下莘莘學子無不駭然,因為榜單上已經出現了整整三首詩詞。

而他們的國子監祭酒,也已經通過臨摹觀想字帖,產生了文人才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這四句描繪的是我們趙國的俠士配著吳刀跨著白馬衝鋒陷陣。”

“重點在颯遝如流星這一句,你們一定要仔細去臨摹其意。”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這兩句是全詩殺意最終的句子,配合上鋒利的吳刀和流星的速度,殺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這說的是要學會隱藏自己的身形,在激戰中時刻將自己隱藏才是必勝之道。”

要是詩仙李白聽到國子監祭酒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估計會氣得提劍從大唐穿越來刺殺他。

夏巽率領天策軍出了雲門,直奔敵陣而去。他也打算今夜夜襲一次趙軍大營。

天英軍和天雄軍都已經被趙魏韓三國聯合擊敗。他必須主動出擊,不然等到三軍合到一處就沒辦法,就更加難以渡過難關。

但是霓淵卻堅決不同意,因為天英軍和天雄軍都是因為主張夜襲,才被三國聯軍徹底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