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狗腿子帶著我朝王家走去,由於身材肥胖,走了不到五裏地,就累的我氣喘籲籲,渾身冒汗。看來,得找機會減減肥。
“是李大壯,他怎麼來了?”
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跑了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少爺,不好了,南莊被搶了。老爺和三小姐還在莊子裏。”
南莊是王家在城外的一處莊園,用來堆積和轉運從周圍農田裏收繳上來的糧食。由於大戶人家的土地都非常多,每年上繳的數十萬斤糧食就需要這樣的莊園來存放,不然都運進城裏太不方便。這樣的莊園王家有三個。
我問道:“是什麼人來劫的?報官沒有?”
李大壯道:“已經找人去報官了,官兵怕是要一兩個時辰才能到。搶劫的人是外地口音,應該是從漢中那邊逃難來的,最近那邊在打仗,逃難的人可多了。”
“他們有多少人”
“大概六七十號人!”
我頓時有些驚訝,竟然有這麼多人。隻要我們四個人去救援,恐怕分分鍾就得被這些流民打死。可如果不去救援,王家家主可能遭遇不測,對我今後的發展不利。
到哪兒去找人手呢?
這裏這麼多土地,肯定需要很多佃農,如果能發動這些佃農的話,說不定能打退這些流民。
“這周圍有多少農戶?”
李大壯驚訝地看著我道:“大概兩三百戶,不過,他們應該不會幫咱們。”
他說的很對,這些佃農平時裏受到世家大門的壓榨,他們巴不得這些地主們多受點罪,怎麼會去幫呢?甚至有的佃農會趁火打劫,也不是不可能。
要發動群眾,就要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人民服務。
這是我們近代所悟出的規律,同樣,也可以用在古代。
這些佃農的利益是什麼呢?無外乎就是土地,還有錢糧。抓住這一點,就好辦了。
“你們去把周圍的農戶叫過來,快點!”
在我的命令下,幾個狗腿子雖然帶著懷疑,但也照做了。不一會兒就消失在田野間,去傳話了。
不一會兒,他們就帶著幾個農夫過來了,人不多,大概十五六個。
我找了個已經收割完畢的空地,站在田埂高處對眾人道:“各位鄉親,今天把大家叫來是有事相求,我們王家的莊園被外地的流民搶了,裏麵都是大家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可不能便宜了外人。”
一個大叔冷笑道:“那是你王家倉庫裏的糧,與我們何幹?”
我繼續道:“這些糧寧可給咱們父老鄉親,也不能給那些外人。如果有願意幫忙的,每人十石大米,表現良好的還可以分土地,若是不幸被打死了,給親屬賠償兩百石大米,外加二十貫錢。”
十石大米可差不多六百斤,如果獲得了土地就從佃農成了自耕農,上了社會階層。即便被打死了,也有優厚的補償,眾人一聽,眼裏立刻放光,都開始躍躍欲試:“四少爺說的是真的?”
我見這招有效,從腰間扯下自己佩戴的玉佩,道:“時間緊迫,來不及給諸位立字據,就用這個做憑證,他日若不履行報酬,就拿著這個去官府告我!”
我將玉佩遞給那位大叔,他拿著玉佩去村裏叫了百十號男子過來,各個手拿鋤頭鋼叉,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
在李大壯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南莊。隻見莊子大門已經被撞開,一群渾身髒兮兮的流民正在莊裏搬運糧食,時不時傳出哭叫聲,似是有人打鬥。這些流民都是拖家帶口的流民,一眼望去男女老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