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英子和我住在一個大雜院裏,我們兩家住對門,又在同一所小學讀同一年級。我們一起上學又一起放學,象兄妹一樣形影不離。英子是個十分漂亮的女孩,而那時的我也生得頗有人樣。院子裏的人都說我們是天生的一對。
我從沒見過英子的爸爸,聽院子裏的大人們講,英子的爸爸是為了另一個女人拋棄了英子和她媽媽。我在英子家的一本相冊裏見過英子爸爸的模樣:那是一個典型軍人威武的形象,酷似電影《平原遊擊隊》裏的李向陽。我搞不懂“李向陽”為什麼總讓英子媽媽傷心,因為我有好幾次都見到她在台燈下望著他的照片流淚。
英子媽媽是一位善良溫和的女人,含辛茹苦的歲月在她臉上過早地刻下了一些深深的皺紋,但那仍掩蓋不了她那美麗的本色。多年後一部名為《渴望》的電視劇轟動了整個大陸,而劇中的女主人公就讓我想起了英子媽媽,並更深地懷念她。
英子媽媽沒有工作,終日在家糊一些火柴盒為生,日子很是貧苦。她家狹小的屋子裏堆滿了小山般高糊好的和未糊好的火柴盒,而英子媽媽就是在這樣的氛圍裏給我和英子講一些美麗動聽的故事,有《小紅帽》、《醜小鴨》、《白雪公主》、《孔融讓梨》、《神筆馬良》等等……我和英子總是伏在她家低矮的土炕上,象兩隻可愛的小貓般聚精會神地聽英子媽媽那娓娓動聽的聲音,沉醉在一個個美好神奇的故事中。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是那個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在一個寒冷的早晨,這個小女孩卻坐在一個牆角裏。她的臉蛋通紅,嘴唇上帶著微笑,她已經死了——在舊年的除夕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著她小小的屍體!她坐在那兒,手中還捏著火柴……”
當英子媽媽講到結尾,我和英子都流出了眼淚,為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可憐的命運深深地憂傷。英子媽媽把我們緊緊抱在懷裏,慈祥地為我們擦拭淚水。而我瞪著一雙通紅的眼睛對英子媽媽說:“我家有許多火柴,我要全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就是因為火柴燒光了才死的。”英子也擦著眼睛搶著說:“我也要送……”。英子媽媽望著我們溫柔地笑了。
一切美好的事物總是太短暫,就在我和英子帶上紅領巾不久,英子媽媽因心髒病猝然去世了。
她是在一個冬日下午孤獨地死去的,身邊還有許多未糊完的火柴盒。那天當我和英子放學後高高興興衝進英子家屋時,看見的卻是英子媽媽蒼白的臉和緊閉的眼。英子拚命地搖媽媽的身體,久久得不到回應後驚恐地哭喊起來。而那時的我卻望著英子媽媽發起了呆,我想她一定是去了賣火柴小女孩所去的地方,那裏一定很美,有許多鮮花、綠草以及湛藍的湖水,並且那裏的陽光燦爛無比……
英子的媽媽去世了,院子裏的人們都很傷心,慨歎這世界又少了一個善良的女人。而英子將離開這個院子去她外婆家,那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城鎮,瀕臨著我從未見過的黑龍江。
我仍記得英子走的那天,雪花撲撲簌簌地飄落,胳膊上套著黑紗、臉上滿是淚水的英子與我道別。她送給我幾本連環畫,我送她一套十二色的彩筆,算是互留紀念。我緊緊拉著英子的手說:“英子你別走!”。英子隻是流淚,說不出一句話來。
厚厚積雪的站台前,北風哼著刺骨的旋律,晨霧中的太陽顯得有些淒迷。火車的鳴笛響起,車廂開始移動。我隔著車窗哭喊著英子的名字,拚命地朝她揮著手。英子滿臉淚水說不出話,可在車窗漸遠我就要追不上時,她忽然將頭探出車窗,拚命地向我招手,哭喊著:“冬冬,等我回來呀!”。
英子就這樣走了,去了那個更加寒冷的地方,並且從此音信杳無。
時光荏苒,轉眼我就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分到了一家政府機關工作。成長的過程是那麼順利,沒有半點偏差,令我的父母親人感到萬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