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生命走到盡頭之時,你最想念的人是誰?我最想念的人,是我的父親。他是我一生都仰望的人。那個人,是江東的英雄,是一場漫天大火便定下這三分天下的男人。周瑜,周公瑾。我以我的父親為驕傲,為自豪。我的一生,都在追逐他的腳步。然而,我注定無法超越他,並不是因為我的生命即將消逝。而是因為,他是這個江東的傳奇。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周瑜長子周循,早卒。年僅十七。很多人在周循的身上,都好似看到了年輕時候的周瑜。然而,周循的一生,比他父親更短暫。還沒有真正的開始,便已經結束。
“主公,周循去了。”“是麼...好好安葬吧。另外,讓人接大虎回來吧。”當孫權從張昭那裏知道周循去世消息時,江東正值寒冬。孫權從桌前起身,走到窗邊打開了窗子,紛飛的雪花吹進了房間。“公瑾去的那年,也下雪了呢....子布,公瑾離開,有多少年了?”“回主公,已經八年了。”“原來已經八年了......那麼,兄長離開,也就是十八年了吧...時間真快啊......”“是啊,主公也統領江東十八年了。”“子布,我昨天夢到兄長和公瑾了。夢很長,很長....從第一次公瑾來拜訪兄長,一直到公瑾去世.....一夢三十年.....也許,這不僅是我的夢,也是這個江東的夢,是江東,在告訴我,讓我不要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更不要忘記他們........”
江東一夢三十年.......
【第一章】亂世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及司徒校尉袁紹合謀誅殺宦官,召涼州董卓入京。從此天下的紛爭再次開始。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
京城發生的事情,對於年歲尚小,又相隔很遠的周瑜來說,並沒有多少切身的體會。然而,當噩耗傳來的時候...周瑜知道,這個天下真的天翻地覆了。連帶著徹底改變的,是他的人生。
周瑜的父親周異,以及從兄周暉,都在那場混亂中被殺害。江東周家,一下子落在了年僅十四歲的周瑜身上。周瑜最後都沒有見到父親和從兄的屍首。死在殘暴的董卓手下,何處去尋找屍首呢。陪伴周瑜的,隻有周異和周暉的靈牌。那是周瑜親自刻的,每一筆,都含著他的血和淚。“父親...暉哥....你們....都離開了.....叔父又被董卓扣留在洛陽.........這個周家.....就這麼交給我了麼....”(叔父為周忠。周暉的父親。史冊記載:曆任大司農、太尉,漢獻帝時官至衛尉)“父親..........父親.............暉哥..........嗚.........嗚............”從那天過去以後,周瑜再也沒有哭過。一夜之間便成長,不得不成長。
後來,周瑜帶領全家遷至舒城大宅。在臨行前,獨自一人去了江南,騎著馬走走停停,這是他這一生最後一次,不帶負擔的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當旅途結束,便必須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人生。(雖然孫吳地區統稱江東。但是在其中也分不同方向。舒城在江北,壽春在江南。)“啊!!!前麵的快閃開啊!!!!!”當周瑜坐在江邊對著一江春水思索以後的人生之時,遠處傳來了叫喊聲。周瑜轉身的時候,一個和他年歲相仿的少年騎著馬正直奔他而來。少年的坐騎似乎受到了什麼驚嚇,已經不在少年的掌控之中。然而等周瑜看清情況的時候,再做什麼都來不及了。因為這一人一馬已經衝到麵前,連帶著周瑜,兩個人,一匹馬,都已經滾進了江裏。“咳...咳....我....不會遊泳啊.......咳.....”誰會想到,日後統領江東水軍,打敗無數敵人,火燒了赤壁的周瑜,以前是個旱鴨子....“喂....別死了啊!!”當少年把周瑜從水裏撈出來拚命搖的時候,周瑜已經半死不活了。“咳...咳....你能不能輕點搖我.....沒淹死也被你搖死了...咳....咳....”“啊!!對不起啊!!!你沒事吧。”“沒事。”“哦!哦!抱歉啊,今天出門騎一下新的馬匹,誰知道它忽然不受控製了...把你撞下水真的是很抱歉!”“算了..也許,也不算什麼壞事...”讓少年這麼一鬧,本來心情低沉的周瑜,也沒有思考那麼多的心思了,心情一下子也輕鬆了很多。“我叫孫策,字伯符!你叫什麼名字?”(說明:《禮經》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此處不要當真)“周瑜,周公瑾。”
當很多年以後,無論是周瑜還是孫策,都覺得當年兩個落湯雞一般的少年的初識並不怎麼優雅。然而,即便如此,這樣的相識,也牽絆了他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