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喬靜研抓周抓了一個硯台後不久,因母喪回鄉丁憂的父親喬四老爺喬青華終於候到了一個在四川的實缺。女兒的奶媽頗為健壯,二個兒子又已經考入新式學堂,自有在上海派了學差的喬三老爺照顧,自覺沒有後顧之憂的喬四老爺十分放心地把女兒托付給執掌內宅的長嫂張氏,連年也來不及過就帶著妻子華英包袱款款地上任去了。
喬家多兒少女,喬家四兄弟一直以來都是光結果不開花。喬老爺子先後抱了九個孫子,小九喬靜培都已經入了新式小學了,才盼來了喬靜研這個乖孫女,頗有些老懷安慰之感。於是隻要天氣允許,喬老爺子就抱著這個滿身奶香的小娃兒在花園裏遛彎,對其飲食起居也很是關注,生怕家務纏身的長媳稍有疏忽,就委屈了自家的乖孫女。如此一來張氏平時倒隻能退一射之地了,隻有喬靜研的外祖父華老親家時不時地派人過來要接外孫女回家稀罕稀罕過過癮的時候,喬老爺子才想起張氏才是喬靜研的正經女性監護人,以此為由義正言辭地十次裏麵要給華老爺子碰六個釘子。
喬靜研五歲(虛歲),喬老爺子自任蒙師,先教《三》,《百》,《千》,天資聰穎的小靜研竟是耳聞則誦,讓喬老爺子驚歎不已。後又授四子書,開始教小靜研識字。每天拿著香噴噴的小點心,好玩的故事誘惑小孫女寫大字的喬老爺子胃口倒好了不少。講究養生的喬老爺子隻能晚飯後領著小孫女多多散步講古消食,從古代先賢聖傑的嘉言懿行,到文人騷客的軼事瑣聞,再到《山海經》《西遊記》《搜神記》等鬼怪神仙,博聞強識的老翰林皆是如數家珍。小靜研聽得也是興致盎然。兩爺孫一老一小,一問一答,相得甚歡。
八歲(虛歲)過後,喬靜研有了一個家庭教師,負責教授英文,算術。七點起床後小靜研先去給大伯大伯母請安,再去祖父房中與祖父共進早餐,然後兩爺孫一起去前院大書房上課,一路上老爺子還要考孫女頭天的功課,或者背誦文選詩詞,或者從《左傳》《史記》《漢書》裏挑些篇章要孫女講述其義。到了書房就隨喬老爺子讀《古文辭類纂》,《綱鑒易知錄》之類的書。中飯後照例是要小憩一會的,起來才跟著家庭教師念些英文或者做些幾何代數題,到了四點又到要喬老爺子書房中臨帖寫字,每日懸腕虛掌,不練上100個大字都不讓自己吃飯,年長後又加到500字。喬老爺子自是又欣慰又心疼,隻得在書房中多多備著點心牛乳,連自己不喜歡的西式糕點都讓家中下人去街上買了放在愛孫女的房中,生怕餓著了寧馨兒。當然晚飯後又是兩爺孫最愛的散步消食時間了。除了幾個兄長從上海學堂放假歸來的時日才得跟著一起玩耍外,小靜研平日裏都是沒得休息的。
不過雖然功課繁忙,喬大小姐卻不以為苦,因為心有所盼。最讓喬大小姐盼望的事就是祖父還有外祖父母帶著她一起外出旅行了。三個老人頗得“至遊”之精髓,每年總有那麼兩三次,帶著仆從下人,或是北上南下,拜親訪友,或是問茶訪水,吊古尋幽。好不容易鬆快的小拖油瓶喬大小姐每日裏歡喜得像剛拜師的孫猴子,不過在外人麵前卻還要是要裝出伶俐乖巧的樣子,扮一扮大家閨秀,讓幾位老人得以被拍馬屁,再說些“孫女頑劣”之類言不由衷的話的。
如此幾年,喬四老爺那邊更是官運亨通,四川任滿又轉任湖湘,太太華英思鄉心切,卻也抵不過丈夫的為官心熱。卻沒想到一朝清帝退位,各方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喬四老爺覺得時局不明,決定在野養望,以觀天下。於是搭了英國的大輪船由湘返鄉。好巧在船上遇到了喬二老爺喬華年的昔日同年,如今的新貴方洵前往上海就任,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方洵早已聽聞喬家有女,蕙質蘭心,為喬華兩家大家長愛若珍寶,又想到家中尚有幼子留學日本,正是英姿勃發,前途無量,隻差良配佳偶,才得完美。於是向喬四老爺試探一二,喬四老爺一聽方家少爺在日本軍事學堂留學,看了照片的確是氣宇軒昂,又想到喬家雖然詩書傳家,但在這亂世當中還是軍人容易出人頭地,再與夫人商量,(華英一向都是夫為妻綱的),於是喬大小姐順理成章地就多了一個大她八歲,將滿二十的未婚夫。喬四老爺也不回鄉了,在船上拍了一封電報通知下喬老爺子喬靜研的婚約和行程改變的事,就決定前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