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跟著這中年書生經過重重地走廊和一幹庭院到達一個寬闊的圓形廣場。廣場上早已聚集了一大片人,男女皆有隻是男的更多一些罷了。他們大多數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主要聚集在三個地方,每一地的正前方皆有一位年紀較大的老者。這些老者或是麵色深邃一臉肅殺之氣或是溫文儒雅,書卷氣息濃重,又或是中正之氣溢於體表,每一個人皆有自己的氣質。這種氣質不是經過長年的積累卻難以形成。那中年儒生帶領眾人來到圓形廣場後解釋,眾人可以自己選擇進入哪個學院後。便走向了那盡是儒雅之氣的那一群人,正是那子林苑,院中眾人,皆著一身青色長衫,手拿一卷古書,腰掛一樹長笛,盡顯儒雅之色。
夏之秋此行的最終目的子林苑。在眾人還處在猶豫之色中時,夏之秋卻早已走向子林苑院選之地,坐在凳子之上最前方的那位老者看到夏之秋過來,一臉儒雅之色更濃。在夏之秋來到老者麵前說出要進入子林苑後。那老者並未立刻回應夏之秋,隻是隨意問道:“大夏三年,人王問魯子曰:天地若牢籠,何以對之。”夏之秋立即想到,這即是商丘,素問當中的語句,不等片刻,便回到:“子曰:德以對之,覺解萬物。”那老者點了點頭,從懷裏掏出一塊橢圓狀的淡青色古玉伸手遞給夏之秋。下夏之秋雙手接過。隻見這古玉,入手柔軟而且一襲涼意傳來。夏之秋心中頓時一亮,全身上下舒爽無比。
見到夏之秋結接過那古玉後之後,老者身後的眾人皆上前恭喜而來,此時夏之秋才明白原來這才算是正式入苑了啊。待眾人恭喜完畢,眾人中一位看似是大師兄的俊美青年,對夏之秋說道:“師弟現在我們旁邊稍等片刻,剩下的學弟們都來齊之後,便可以會苑了。”接下來又有數人來到紫霖苑院選之地,隻是不消片刻便離去了。直到天黑之時,廣場上還未選完的學生一早就沒有了,子林苑也就隻招收到夏之秋一位新生。對於這樣的怪事夏之秋早已有所了解。
大夏建朝將近千年,雖然人們日間生活富足安康,但是外部神魔,妖獸侵擾不斷,人們意識中依然將武排在第一位,整個大夏皆尚武。在大夏人眼中,除了練武其它皆是末流。而且大夏為官,權利與俸祿都小的可憐,僅狗衣食隻用,在人們心中吸引力不大。所以相對於其他兩院來說選擇子林苑的人極少,而今年除了夏之秋之外,其他州的也就總共收了三四人。廣場上清林苑與木林苑的人早早就帶著一大群新生離開了。而子林苑的老者卻直至天完全黑下來以後才帶著眾人回去。
沿著漆黑的小道走了一段路程,夏之秋他們到了一座門前打著兩盞非常大的燈籠的院子,門前的柱子上貼著一副對聯,就推開木門,吱嘎一聲,傳的很遠。院內,點著幾盞油燈,燈芯在冷風中左右搖擺不定仿佛隨時都有可能熄滅。在那幾盞油燈所能照亮的範圍內,一個個木質方凳,一排排矮長的桌子立在那裏。燈光之外則是黑漆漆的一片,不過夏之秋看來,那隱在黑暗中的一排排房子,將此處圍成一圈,眾人所待之地則是這座院子唯一的空地,不過隨後又看了一遍後,隻發現在那西北側有著一單扇小門,門上插著木栓,卻不知通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