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那是,可是,我想問你,王強,這要是過了雨季,你怎麼辦,這兒的冬天可不比南方。”路有均關切的問道。
“我那邊有一百畝的培養場一半用於種羊肚菌,那裏是現代化的生產車間,按我的設計,比野生的生長期還要快一倍以上,味道保證不會變,換算下來總量會減一些。
不過,保持每天十噸供貨不成問題。”
“剩下的一半種蟲草?”
“是的。”
張啟明徹底放了心,雖然對王強畫的餅仍然不信,畢竟這小子還要建200棟別墅,還要分紅,還要修十車道的路,簡直瘋了。
趁這小子離開機會,張啟明問一直陪著的前支書已經退休的王大成。
“對了,大成書記,小王的父親是怎麼個情況?”
“……”
王大成簡單的一說,張啟明頓感同身受!
他自己也是貧苦家孩子出身,知道那種滋味,王強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難怪根本不考慮擁有技術後獨富一人,而是這麼努力的帶著全村一起富。
懂感恩的人,錯不了。
第二天,路廳長和張書記離開,王強的蟲草基地接近竣工,燃了一萬響的鞭炮,馬春的工程隊正式進駐向前村別墅區的建築工地。
這幾天加班加點的春曉工程公司久拖的工資全部發放到位,工人們還被加了餐,聽說這都是村書記小王同誌給的錢,幫他們的老板度過了難關,一個個見著王強都會嘿嘿一笑,點頭問好,有的還會很自卑的遞支煙過來。
王強會摟過來吸上,走的時候再扔給他們一盒雪茄。
工人們不知道,其實現在的春曉工程公司的大股東已經是向前村農合社,持80%春曉公司的股份,用這筆錢,馬春還完了債務,輕裝上陣,安全的來賺向前村的2.4個億的別墅投資,他有些迷糊,這些錢的80%還會回到向前村,那到底是誰賺了錢?
反正,他沒了債,也就沒了壓力,再也沒去過老頭的棋攤,天天紮在工地上,用他的話說,“好好整,錢東家已經給足了,又不是整高樓大廈,上下疊層的鋼混,隻要材料足,半年要是搞不定,我馬克提頭去見小王書記!”
工人們也不含糊,這錢給的足足的,再不好好幹,萬一散攤子,去哪兒再找工作?
三班倒,流水線模式被他們用到了極致,東坡隻用了三天就完成了地基的平推!
連王強都沒敢相信,上百台工程機械又用三天的時間幹了另一件事情。
出村的路進行了雙倍拓寬。
連同縣上交通部門的力量,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把18公裏的山路給擴寬了一倍,用平山弄出來的石子墊出了一條臨時的石子路。
有了這條路,來來往往運蘑菇和運建築材料的車才從容的進出,半掛車也終於能上山,隻是轉三個彎的時候還會發生擁擠。
修路的事,一時都不能耽擱!
林一一回到村裏,雙眼透著崇拜的神色,癡癡的看著王強。
她這幾天配合王強搞定了一件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