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缺糧草太守罷兵 探天牢皇帝問策(1 / 3)

金城城外,並州軍營,不斷傳來董卓的怒吼。

牛輔張濟樊稠跪伏於地,大氣不敢喘。

董卓擎出佩劍:“來人!拖出去!斬!”

三人連忙求饒,帳中諸將也紛紛講情。

賈詡拱手道:“董公,臨陣斬將,是為不祥也,還請董公三思!”

董卓思索一陣,金城久攻不下,如今隴西一役,損失近兩萬,若此時大開殺戒,恐怕人人自危。歎息道:“貶三人為都伯,戴罪立功去吧!”

三人趕緊叩頭謝恩,諸將也稱讚董卓寬宏,雖然此時營帳裏氣氛輕鬆下來,但如今,天氣如此寒冷,糧草又供應不濟,董卓便起了退兵之心。況且還收到山筠信劄,得知河東遍地烽火,擔憂老巢丟失,時刻心急如焚。待諸將散去,董卓拿出信劄,遞給賈詡。

賈詡看罷,開言道:“董公欲東歸否?”

董卓歎氣:“金城久攻不下,將士疲憊,糧草斷絕,若不東歸,恐怕....”

賈詡輕輕點頭:“董公,不如,回軍富平,以待天時”

董卓搖頭:“劉備於河東四處攪擾,若河東有失,恐怕某半世經營,毀於一旦...故欲回河東...參軍以為如何?”

賈詡低著頭,思索起來,隨即開口:“董公,如今,金城已是強弩之末,若回河東,豈不前功盡棄?”

董卓長歎一口氣:“某大業難成矣。”

賈詡皺了皺眉,心裏暗想:“一點挫折便如此氣餒,此人絕非明主。”

河東,劉備此時喜不自勝,得到許靖的小小點撥,如今他是屢次得手,逼得山筠不得不分兵抗擊,本來董卓便帶走了河東大部分兵馬,除卻守城所用,山筠手中可供機動之兵少之又少,根本沒法同劉備相抗衡。張遼高順也發揮本地人優勢,不僅攻城掠地,還裹挾了不少人口。

箕關,山筠原本在此抗擊劉備,但如今看來,他倒成了坐守孤城。周圍的軍報,快將山筠淹沒了。

山筠不由得大怒:“前日東垣有劉備,昨日聞喜有劉備,今日虞城還有劉備!怎麼三日之間,處處有劉備!大耳賊長了翅膀不成!”

周圍的書吏們大氣不敢喘,伏在地上收拾軍報。山筠無奈,趕緊收拾一下,準備率軍回安邑,其他小縣皆不重要。隻要安邑晉陽等大城握在手裏,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洛陽,皇宮

自從涼州戰事風起雲湧,整個洛陽都死氣沉沉,哪怕是中平七年的新年,也同樣過的十分沉重。說起來涼州距此上千裏,兵禍一時半刻波及不到,但劉宏感覺心裏總是壓著大石頭,甚至說,整個洛陽城都是陰雲密布。

嘉德殿內,劉宏正和盧植鄭泰荀攸荀彧等人正繼續完善之前在新年朝會上定下的中平七年的主要任務,首先就是平複涼州之亂,解決董卓問題,劉宏已經下達最高指示,爭取在五月前,徹底覆滅董卓之叛。還有就是盡快恢複農耕生產,繼續重啟均輸平準,穩定稅收和物價,盡快將半失靈的政府運轉起來。

並州軍營,董卓獨自坐在大帳內,思索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忽然傳令兵闖進大營:“報!董公!二十裏外有敵軍接近,朱字大旗,不下三萬人!”

當然,朱儁麾下沒這麼多人,仍然是曹操的虛張聲勢之計。

朱儁大軍的到來,仿佛是壓垮董卓的最後一根稻草,啪的一聲,摔了手中的茶盞:“傳令眾將議事!”

曹操這邊已經偷偷繞進金城,向韓遂馬騰宣了聖旨,兩人頓時感激涕零,病好了一大半。

並州中軍帳,董卓:“如今朱儁大軍已到!某欲回師河東,諸將可有異議!”

營帳頓時陷入死寂,眾人默不作聲。

賈詡開口:“董公!朱儁虛張聲勢,何來大軍,我軍糧草足夠支應兩月,若能一鼓作氣,必破金城!”

李傕郭汜相視一眼:“董公!我等願死戰!”

董卓從懷中抻出山筠信箋遞給諸人,傳閱一遍後,又是陷入沉默。

董越開口道:“董公,河東乃我等根基,此時若不回援,恐日後生變!”

李儒沉聲道:“諸將士家眷皆在河東,河東一失,必動搖軍心!”

賈詡道:“此時若撤,談何容易!若是韓遂銜尾追殺,豈不成了潰敗!”

董卓一時沒了主意,看向賈詡:“參軍可有良策?”

賈詡輕輕皺眉:“董公,如今之計,唯有留下營寨,連夜遁走,繞過金城,北上鸇陰,沿河東進,直回富平,取上郡故道,折返河東!”

董卓皺眉:“這.....多有繞路,大軍行進,豈不耽誤?”

賈詡歎氣道:“若不如此,恐怕回程多有截擊,徒耗軍力!”

董卓擺擺手:“待某思量,爾等權且退下。”

眾人離開大帳,董卓呆坐帳中,不知在想什麼。

洛陽皇城,劉宏與群臣商議完畢,便在呂布護衛之下,來到天牢。

天牢裏還算整潔,但氣味實在難聞,劉宏到甲一號間,看了看躺在茅草墊子上的劉焉,雖然關進了天牢,但劉宏不曾虧待他,劉焉見有人來了,抬眼一看,與劉宏對視一眼,劉宏的表情似笑非笑。

劉焉一骨碌爬起來,跪在地上:“罪臣參見陛下!天子萬年!”

劉宏虛扶一下:“起來吧”

呂布搬來一張矮幾,劉宏端坐,劉焉則跪坐一旁,看著劉宏。

劉宏笑了笑:“中平五年,卿諫言改刺史為州牧,自請益州。與張魯多有往來,收賈龍,平馬相趙袛,安撫州郡,可謂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