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定侯府出來,林沐風信步而行,又來到了十裏秦淮長街。張風的事情,他最終還是沒有提。郭英夫婦門楣觀念相當強,林沐風不想自討沒趣,也難怪,人家本身是堂堂的開國王侯,長子郭鎮還是當朝駙馬爺,豈能讓自己的內侄娶一個民女,想都不要想。門不當戶不對,身份地位懸殊太大,不要說在這個時代,就是在現代社會,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心裏鬱悶,便進了一家靠著秦淮河的小酒館。這家小酒館依水而建,名為明月小吃。酒館雖然小,但卻布置得清新淡雅,很有些詩情畫意,一望可知是專門接待來秦淮尋歡的士子文人。桌椅板凳都是用竹子編製而成的,就連桌上的餐具都多是木質的,整個酒館看上去,居然鮮能找到金屬或者是瓷製的器皿。
酒館大廳的一角,還設有書案,上麵文房四寶俱全,牆壁上還懸掛有笛簫之類的樂器。
幾碟清淡的小菜,一盤新鮮的紅燒秦淮鯉魚,一壺陳年女兒紅,林沐風自斟自飲,望著眼前清幽而繁盛的秦淮河景,心神一片寧靜,居然閉著眼睛怡然自得的哼唱起一首現代社會的流行歌曲,“濤聲依舊”。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後才發覺,又回到你麵前……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正在自得其樂心神飄忽間,突聽身後一個清朗的聲音讚道,“好曲!”
林沐風一驚,回過頭去,見側麵一張桌子上,一個中年白麵文士端坐著輕輕拍著掌,麵帶笑容的望著他,身旁還坐著一個俊俏的小廝,正睜大著雙眼仔細打量著他。林沐風淡淡一笑,便轉過頭來,自顧吃喝,不再哼唱了。這種現代曲調,在這大明社會以後還是少哼唱為妙,這濤聲依舊還好,還帶些複古的味道,要是那些什麼老鼠愛大米之類的歌謠還不把大明人給“嚇”死。
“這位公子請了。”中年文士起身拱手道。
“先生請了。”林沐風無奈隻得起身還禮。
“在這清幽的小酒館裏突然聽聞公子所吟唱之曲,猶如讓在下又回到了石橋流水烏篷船的江南水鄉。此曲妙極,也奇極,請教公子,此曲何名是何人所作?”文士彬彬有禮,說話和聲細語,引起了林沐風極大的好感。
他微微一笑,“先生,此某隨意哼唱之民俗小曲,實在不登大雅之堂,倒是讓先生見笑了。”
“公子所作?”中年文士愣了一下,突然長身一揖,“在下酷愛音律,對此曲實在是如聞仙音,冒昧請公子賜教一二可否?”
“哦?”林沐風呆了一呆,知道他是想要這首濤聲依舊的曲譜。但他隻會唱,不會記譜啊!方才隨意說這是自己所作的小曲,沒想到此人倒是要來“請教”——汗顏尷尬中,突見酒館牆壁上懸掛的簫,靈機一動,呼道,“夥計,拿簫來!”
林沐風完完整整的將濤聲依舊這首曲子連續吹了兩遍,中年文士端坐閉目仔細聆聽著,而他身旁的那個小廝卻邊聽邊揮筆疾書,林沐風眼角的餘光瞥過,心裏更加汗顏了,人家真是在記譜啊,汗,瀑布汗,遇到精通音律的行家了。自己這種純屬業餘愛好的演奏水平,在音律行家麵前班門弄斧……想到這裏,他輕輕放下手裏的簫,臉色微微一紅。
其實,他完全是“多慮”了。他吹奏的乃是帶有現代文化氣息的樂曲韻律,即便是偶有某處細節處理不好,他們也聽不出來,還以為此曲原本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