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風隨著一個太監去了東宮。
朱元璋傳下旨意,要朱允汶代為賜宴。東宮的大殿中,紅燭通亮,朱允汶高坐在上首,朱嫣然在左麵相陪。所謂的宴席,其實也很簡單,不過是三菜一湯,連肉食都沒有。難怪史書稱,朱元璋率先節儉,非大宴群臣、非重大節日不飲宴。看看這宮中的飲食,其實還不如一般的民間豪富之家。
林沐風定了定神,上前去拜倒在地,“沐風拜見皇太孫殿下,公主殿下!”
朱允汶溫和一笑,“林生員起身吧,在我這東宮,你不必過於拘禮。此番,皇祖父傳下旨意,要本宮代為賜宴,你且落座吧。”
“多謝殿下。”林沐風默默的坐在了下首。
……
朱允汶剛要舉杯,一個太監擇在殿口朗聲道,“殿下,侍講學士黃子澄、兵部左侍郎齊泰求見!”
“讓他們進來。”朱允汶朗聲一笑,“林生員,黃大人跟齊大人都是大明的棟梁之才,今日適逢其會,你們剛好相識一番。”
黃子澄和齊泰一前一後進的殿來,跪倒施禮,“臣黃子澄(齊泰)拜見殿下、公主殿下!”
“兩位大人免禮賜坐。”朱允汶嗬嗬一笑。
林沐風坐在一側,打量著這兩個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大明臣工。他知道,黃子澄和齊泰是朱允汶的“鐵杆”和心腹,靖難之役後,兩人都被朱棣所斬殺。而朱棣高舉靖難的旗幟,所謂的“清君側”說的就是這兩人。黃子澄白麵無須,相貌清秀,年約三旬,身材不高較為瘦弱。而那齊泰,青壯年紀,膚色黝黑,身材魁梧看上去甚是雄壯。
黃子澄和齊泰落座後才發現坐在一旁的林沐風,心頭皆一愣,今日他們應朱允汶之邀進宮來議事,沒想到,這東宮裏卻多了兩人,一個是南平公主,而這一個青年……他們迷惑的眼神望向了朱允汶。
“嗬嗬,子澄,尚禮(齊泰字),此位是益都縣生員林沐風,皇祖父命本宮在東宮設宴款待於他……”朱允汶說著,朱嫣然以裙袖掩麵,悄然向林沐風使了個眼色。
林沐風淡然一笑,起身來向黃子澄和齊泰兩人躬身一禮,“沐風見過兩位大人!”
“這位就是這一屆的金陵文魁林沐風?”黃子澄深深的打量著林沐風,也不起身坐在那裏略微一拱手,“久仰大名。”而齊泰則微微一笑,隻點了點頭。
“殿下,既然殿下有事,我等還是改日再進宮來吧。”黃子澄沉吟著起身向朱允汶施禮道。
“無妨,無妨,林生員也不是外人——嗬嗬。”朱允汶剛要說他不久就要入我這東宮伴讀了,但又覺得不妥,朱元璋旨意還沒下,林沐風又尚沒有通過科考,就生生咽回去半句話。
聽了朱允汶這番話,黃子澄隻得又坐了回去,齊泰則不以為意的掃了林沐風一眼,心裏卻在抱怨朱允汶為人過於仁厚,這小子雖然一時討得了皇上的歡心,但今日所要商議的乃是機密大事,豈能當著他的麵?盡管林沐風此刻名動京城,不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但在這兩位年少得誌的官員眼裏,實在是不值一提。
林沐風無所謂的淡然望著不遠處的殿口,在他看來,他一介白身,能進東宮與皇太孫、公主和當朝兩位大臣坐在了一起,這可謂是大明開國以來罕見的事情。黃子澄兩人心裏有些鄙夷或者是不滿,也是正常的。
朱嫣然冷笑一聲,“兩位大人,林沐風能被皇祖父召進宮來,能在這東宮被我王兄宴請,就足以說明皇祖父和王兄對他的信任。皇祖父和王兄都信任的人,你們還有什麼異議嗎?”
黃子澄和齊泰麵色大變,趕緊翻身跪倒,連連呼道,“臣等不敢!”對於朱元璋這位行事頗有男兒豪氣、心機深沉的美貌孫女,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小覷她的。
“好了,兩位不要如此,嫣然,坐下!”朱允汶擺了擺手,瞪了朱嫣然一眼,和聲道,“林生員在此無妨。近來,不斷有大臣給皇祖父上書,要求裁撤藩王護衛,而也有大臣上書反對,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本宮也頗感難以決斷,想聽一聽你們的意見。”
一旁的林沐風聽了這話,心頭悚然一驚,這才隱隱明白,朱元璋何以今日會東宮賜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