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烘爐(一)(2 / 2)

瓷窯的整體設計是由林沐風製定提出來的,而具體的細節,則是柳家雇傭工匠完成了。

柳若長指著眼前的瓷窯,笑道,“妹夫,怎麼樣,可否滿意?如果哪裏不滿意,我可以再派人改建。”

“不錯不錯,兄長辛苦,不用改建了,我很滿意。對了,我不是跟兄長說過,要在瓷窯院中建幾間工匠們居住的房子嗎?”林沐風確實很滿意,柳家的財力果然不是蓋的,這種規模龐大的瓷窯說建就建起來了。

柳若長笑了笑,“妹夫,這裏條件簡陋靠近山穀不適合住人,柳家在城中還有一處小宅院,可以讓你那些工匠們住進去,嗬嗬。”

“兄長費心了。”林沐風本想客氣一番,但後又一想,兩家合作做生意,有錢大家賺,柳家出力也是應該的,也就沒再說什麼。

“妹夫,你知道我為何要將瓷窯建在此處嗎?妹夫,此山中不僅盛產瓷土,還有大量的黑煤可以充作瓷窯的燃料。這樣的話,瓷窯的原料就不需長途跋涉到顏神鎮上拉取了,就地取材省時省力啊!”柳若長有些得意地指了指低矮圍牆外的層巒疊嶂的大山。

林沐風點了點頭,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據中國陶瓷史記載,益都一縣以及臨近周邊地區,瓷土和陶土資源蘊藏豐富,否則這裏的民窯製瓷也不會發展的這麼快了。他本來就想在縣城附近尋找原料資源,畢竟遠道去顏神鎮外取材,太過費時費力。

林沐風走到瓷窯跟前,伸手摸了摸瓷窯外表的一層石灰,笑了笑,“兄長,等我的工匠們到了,我們即刻進行烘爐,隻要通過了三天的烘爐關,這座瓷窯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了。”

瓷窯建起以後,在正式燒製瓷器之前,必須要進行烘爐。一來,是要通過高溫讓瓷窯堅固成型,二來是要利用烘爐讓瓷窯的密閉性更好。

這座瓷窯與益都一帶的民窯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林沐風特別跟柳若長交代過,要將燒製的火床建在料器擺放區的一側,采用側麵升溫。這一點,區別於其他瓷窯。一般的瓷窯,都是將火床建在底部,上麵鋪設厚厚一層夯土,火溫從底部上升進行烤製。之所以如此,林沐風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這個時代沒有控製火溫的耐火溫度計,燒製的時間和窯溫都要靠匠人的經驗來判斷控製,出殘率很高。而為了降低出殘,沒有別的辦法,隻有采取側麵緩慢升溫的方法。這樣,即便是時間稍長和火候稍大一點,都不會對料器產生不利的影響。

柳若長點了點頭,“我也不太懂這個,妹夫你自己做主吧,需要什麼盡管跟我說,爹說了,讓我給你當管家,隨時聽候你的招呼,嗬嗬。”

林沐風拱了拱手,“豈敢,豈敢,兄長客氣了。這樣吧,瓷窯以我為主,等日後柳林瓷行開張,這經營之事就全依仗兄長了。”說完,林沐風頓了頓,又道,“這兩日兄長不妨雇一些人去這山中運一些原料和煤來,等我的工匠們到了,我們立即進行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