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2 / 2)

洛陽府周邊各道駐軍精銳也選拔出五萬人,跟盧俊義親率的近衛軍一起十萬人參加登基大典的閱兵式。

這一年,黃元40011年,華元一年,也就是西元一一三一年,這一年地三月一日,中華帝國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

皇城南門中華門上雕梁畫棟。上千把黃龍旗和有一百萬野戰軍,另外還有四十個警衛地方軍,也是說有二百萬地方軍,總共三百萬軍隊,三百萬軍隊裏有這麼多校級以上的軍官並不算多。

三百萬軍隊雖多,但跟一億二千萬人口相比,是一比四十,再加上幾乎所有警衛軍都屯田,一半以上地禁衛軍屯田,同時有戰鬥任務的軍隊不足一百萬,但他們戰鬥地前提條件都是就食於敵、提防敵人堅壁清野、盡量從敵人那裏繳獲補充而不從自己後方運輸,所以對整個國民經濟壓力會日益減少,因為整個國家生產力都在飛速展,蒸汽機明出來了,開始進入工業革命時代,隨後沒幾年又出現了電,又快速進入了電氣化時代,飛機、輪船、火車、汽車相繼問世,無線電、電報、電話、電腦也都在盧俊義有生之年相繼問世,有了這些先進運輸方式和通訊手段,中華帝國的對外戰爭變成了一邊倒,對國民經濟壓力日趨減輕。

盧俊義用畢生心血製定的“征略四方、四夷賓服”的對外國策被嚴格地執行了下來,漢民族恢複了昔日秦漢時候的鐵血,軍功大於一切,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和開疆擴土之責高於一切,凡是漢民族到過、聽聞過地土地都逐漸隸屬於漢民族所有,那些異族凡不願加入漢民族皆被族滅之,凡違反此國策的一切學說皆毀滅查封之。

大理國國主段譽遞交了降書順表,大理國權臣高氏妄想垂死掙紮卻於事無補,大理城破,高家被族滅。西夏李氏也抵擋不住種師中大軍地攻擊,也投降中華帝國,大理和西夏漢化較重,所以對這裏的民眾盧俊義頗多照顧,大部分都轉為正常地漢民。

朱武率領三十萬大軍血洗蒙古高原,將草原上各個部落,尤其是皇帝陛下盧俊義曾密旨讓他斬草除根的蒙古部落,不分男女老幼婦孺,有利用價值地拉到別處做奴隸,沒有利用價值的當場人道毀滅,想象那個叫做鐵木真的惡魔曾經犯下的遠勝於希特勒的屠殺罪行,盧俊義就抑製不住對遊牧民族血債血償的憤恨。同樣對吐蕃、回鶻諸部落也都是如此,順我昌逆我亡。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見勢不妙,在兀顏光的親自勸降下,爽快地歸降了。

南方的關勝大軍繼續南下,將南亞半島盡皆占領,將當地土著依照倭國、高麗舊例處理,尤其是盧俊海的海軍攻打蘇門答臘諸島時,對待當地的土著,更勝似對待倭國土著。

盧俊義鋪開了世界地圖,在他有生之年,他要完成一個從來沒有人完成的夢想,統一全球。他整整活了一百二十年,從二十七歲開始,他就致力於這個夢想的實現,到了臨終前,他終於可以無憾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支持&&!)

如果您覺得《宋之梟雄盧俊義》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762/ )